阅读记录

第三十九章 头铁的大唐帝王[1/2页]

唐士无双 大易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着学生面上一扫往日阴霾,越发阳光灿烂起来,谢昭也很开心。
      他笑呵呵的道:“你这小日子过得不错啊,都胖了一圈了。”
      一旁的老杨嘿嘿笑道:“小郎君身子金贵,可不敢饿着了,一日三餐,南山酒楼都送过来,伙食还是很好的。”
      李承道赧然,无奈道:“其实不用这么麻烦的,学生又不是四肢不勤,老师的厨艺,学生也学了几分,可以自己做的。”
      “你可以自己做,这一大家子不成。”
      自从工作重心转移到南山,长安城里,也就剩了大猫小猫两三只,自保有余,但是这么大的宅子,显得清冷了不少。
      “陛下如今已经登基,等解决了突厥,肯定要恢复科举,你且安心读书,到时候去参加科举,不用有什么负担,陛下不会黜落你的。”
      李承道有些不自信,道:“老师,学生还小,是不是再学习两年。”
      “不用。”谢昭自信的道:“于情于理,陛下都会给你优待。
      既然他夺了你家的江山,补偿你一个进士,根本就不算什么,虽然你年纪小了些,但是对于陛下来说,年纪小正好,可以扭转你对他的观感。
      一旦你这个太子建成之子都认可陛下,他才会彻底安心。
      更何况,陛下也需要一个见证人,或者说一个督促者,让他不至于懈怠。”
      李承道默然。
      谢昭见状,笑了笑,道:“不要觉得有什么别扭的,陛下雄才大略,你对他来说,充其量就是个小浪花而已,在眼皮子下都把握不住,他也就不是陛下了。
      不用担心陛下会对你下手,尽情施展你的才华,这样对你更好。”
      李承道躬身施礼,道:“老师,学生并非还怕陛下,只是有些惶恐,学生才十二岁。”
      “甘罗还十二岁拜相呢。”谢昭哂笑道:“十二岁怎么了?你现在站在风口上,别说十二岁,就算是七八岁,五六岁,该中举也得中举。”
      这话说的一点都没错,唐初的科举,制度并不完善,比起宋明来,简直就是漏洞百出,除了行卷这种公然作弊的行为,还有各种关系网。
      反正是不糊名,看一眼名字就知道该不该取中。
      至于这个人学问怎么样?呵呵!对不起,咱不看,就是这么任性。
      这就是大唐的科举,寒门子弟难以出头,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就算是完善了科举制度,糊名、誊卷一系列操作下来,人家也有的是法子,比如开篇第一字定个特殊字,再比如提前搞一下考题之类的。
      这种事情不要太简单,毕竟关系网在那里搁着,世家子弟天生就有这种优势。
      再说了,就算是纯粹比拼学问,世家子弟也是不输的,毕竟人家从小接受的就是精英教育,除了读书,基本上啥都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没事还能去青楼逛逛,顺便扬扬名。
      李承道挠了挠头,道:“老师,甘罗好像是个替罪羊。”
      谢昭气急,怒道:“甘罗是甘罗,你是你,咱们陛下也不是始皇帝,让一个十二岁的孩子背黑锅。”
      甘罗很有名,在青史之上占了一席之地,但是除了出去一趟回来之后,就寂寂无名了。
      人呢?他要是活着,肯定不会这么沉寂,所以他死了。
      至于是怎么死的,始皇帝与吕不韦肯定比谁都清楚。
      好吧,李承道吭哧吭哧的不说话,其实心中还是有些膈应的,毕竟那是杀父仇人啊。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恶补,文化课不必说,李承道自小接受的就是这种教育,谢昭主要是负责教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知识。
      毕竟他以前只是个研究员,文化课早就还给体育老师了。
      师徒俩的日子过得很平淡且快活。
      眨眼间的功夫,突厥就这么很自然的来了。
      得一直对唐朝虎视眈眈的突厥以为李氏皇族内部发生火拼,必然元气大伤,举倾国之力进犯大唐,发兵十余万人,南下进攻泾州,而后更是一路挺进到武功。
      都城长安受到威胁,长安城戒严。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军队攻击高陵。
      李世民派出勇将尉迟敬德,作为泾州道行军总管,抵达泾阳,防御突厥。
      尉迟敬德抵达前线后,立即组织反攻,与突厥军队在泾阳打了一场恶战,尉迟敬德勇不可挡,生擒敌军将领阿史德乌没啜,并且击毙突厥骑兵一千余人。
      虽然尉迟敬德在泾阳之役中取小胜,但是仍然无法遏制突厥人的前进步伐,颉利可汗的的主力进抵渭水河畔,直逼长安城。
      这是李世民登基后面临的第一大

第三十九章 头铁的大唐帝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