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十九日晚间具饭,款契阔于伊人居,敢幸不外,他迟面尽。
———右谨具呈,程处默。
谢昭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绞尽脑汁才想起来,自己与程咬金的大公子,似乎还真有一面之缘。
那天晚上在清秋院斗殴,把长孙冲打的头破血流,程处默似乎就是那位猛将兄。
猛将兄要请某喝酒?还是长安顶尖的伊人居?
谢昭想不明白这其中有什么缘由,总不能因为他看自己顺眼吧?
须知道,这位也是长安顶尖纨绔,打架斗殴那是家传本事,寻衅滋事那更是得心应手。
他要是想与自己结识,直接上门岂不是方便?
毕竟自己不过是一个不良人而已?
不过大腿都送上门了,不抱白不抱。
郑观音这条大腿虽然比较长,但是却不够粗,只要李二随便露出一点怀疑来,有的是人来收拾这一家老小。
所以,广交朋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而程咬金,则是优中选优的优质大腿。
又粗又壮!而且老而弥坚,未来可以搭着他的船,混的顺风顺水。
所以,这场宴会,谢昭必须去,不仅要去,而且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管程处默打的什么主意,他都有信心把事情捋直了,按照自己的心意徐徐展开剧情。
更何况,那是伊人居啊!谢昭还没去过呢。
如果说清秋院是名声鹊起,那伊人居就是平康坊当之无愧的魁首。
清秋院就如同市里的小会所,伊人居那就是海天盛筵、天上人间级别的。
这种差距,不是一两首诗赋能追平的,就算是谢昭隔三差五在清秋院扔出一首诗。
在伊人居面前,清秋院?
呵!也只是个妹妹!
晚上,谢昭梳妆打扮一番,就要出门。
李承道一脸幽怨,带着点点小期待看着他。
谢昭没好气的道:“小孩子家家的,就要多读书习武,将来为国效力才是正经。”
又是这一套说辞!
李承道忍不住道:“老师,您的年纪似乎也不大。”
“呵呵,翅膀硬了是吧?”谢昭笑眯眯的道:“蒋书,看住他,五十遍《三字经》。”
蒋书唱了个喏,幸灾乐祸的看着师徒俩斗法。
李承道无奈,只得目送谢昭带着曹破、闵朗两位扬长而去。
平康坊很近,伊人居名声在外,很好找。
看着眼前这栋五层的木制阁楼,谢昭有些牙疼,木制阁楼造了五层,竟然还能稳稳的没倒,这也算是个奇迹了。
不得不收,大唐的工匠水准,还是很厉害的,最起码在长安,这种规格的阁楼并不多。
“可是谢郎君当面?”
一个斯文中年人走了过来,彬彬有礼的道:“某伊人居管事,见过谢郎君。”
谢昭的诨号在长安是出了名的,他的长相,在青楼楚馆之中,那也是闻名遐迩,许多青楼楚馆的管事、老鸨,整日里就派人盯着清秋院,为的就是见一见大名鼎鼎的谢晓峰,这些人都是人精,早就把谢昭的长相谙熟于心,为的就是将来谢昭在清秋院玩腻了,转头来了自家的地盘,好弄一首诗提升一下档次。
毕竟,当年的清秋院是什么货色?碧柳又是什么货色?
那在平康坊算是垫底的,如今靠着谢晓峰几首好诗简直赚的盆满钵满,名声大噪,谁不羡慕?
这也不怪谢昭不去其他地方,实在是太贵,在清秋院可以白嫖,其他地方可没有这种便利。
“你认识某?”谢昭笑吟吟的道:“某可是第一次来这伊人居。”
“谢郎君说笑了。”管事不卑不亢,微笑道:“谢晓峰的大名,这平康坊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漫说平康坊,就算是这长,满城上下,又有谁不知道谢郎君的才名?”
“这倒也是。”谢昭也不谦虚,名头都打出去了,谦虚就没意思了。
“前头带路!”
“谢郎君请!”
进了门,谢昭不由眼前一亮。
清秋院很纯粹,那是纯粹的烟花之地,伊人居就不同了,处处透着文雅的气息,布局装修,远远不是清秋院可比的。
大厅内放着一张雕花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
&nb
第二十二章 伊人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