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7章圈养与放养[1/2页]

柽柳花开 花开有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作为家长,大家一定读过一些中外教子方面的书籍:《告诉孩子,你真棒!》,《卡尔·威特的教育》,《我在美国做妈妈》,《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等等。
      读过就有收获,曾经感动于威特先生对卡尔维特顺应自然的教育;佩服杜马斯然的父母十几年如一日的把杜马斯然“圈养”在家中的气魄;感动于《谁绑架了中国父母》的殷殷父爱。正是这些优秀的教子书系,引领我更好与孩子共成长。
      在我们困惑于孩子是该“放养”还是“圈养”的年代,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让很多家长不禁思索:对待孩子,是强调孩子必须高度服从父母规划,奉行“虎妈”式严格管教?还是充分尊重孩子意愿,倡导与孩子平等交流的朋友式家庭教育?
      圈养与放养,从字面上理解,圈养就是把孩子像养羊养猪养鸭一般圈在圈里,而放养则是把孩子放在广阔的天地里,犹如把羊放在大草原上,让它自己吃草,喝水,嬉戏,成长。其实,我觉得这都是两种十分“走极端”的方式,不应该完全吸取,也不能全部摒弃,而要博采“两家”之长,掌握好分寸。
      我在儿子睿宁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母子都有一点收获。今年一月份,我在译林出版社,出版了十二万字的教子书籍——《我带儿子走进阅读之门》;睿宁的《最男孩的童话屋》入选百部原创儿童文学书系,马上出版;我们母子的童话合集正在出版中。睿宁2012年被评为第十届“叶圣陶杯”全国十佳小作家,2011年被评为第四届黄河口好儿童,同时有多家刊物介绍他的写作经,并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如《意林》、《故事大王》等发表作文近四百篇。
      首先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培养他独立的性格。在与睿宁共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两地分居的原因,睿宁是我一手带大。在他两三岁的时候,偶尔晚上,我要外出或者加班,我会蹲下身子,耐心的告诉他我有事必须离开,而他要做的就是自己乖乖的看会儿电视,看会儿书,然后安静地睡觉。睿宁几次吵闹过后看我仍然坚持,慢慢就养成了自己在家,不哭不闹的好习惯。
      平时,我注意在生活中培养睿宁的好习惯,比如告诉他该如何过马路,怎样判定来往车辆离自己的距离;在路上碰到坏人该怎么处理?同学之间应该怎样相处?怎样合理利用时间?如何自律等等。所以睿宁在七八岁时,就自己能过马路解决午餐,在玩游戏的时候

第127章圈养与放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