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75章 这个皇位来的有些蹊跷[1/2页]

家父道光帝 卖抱小浪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耷拉着脑袋昏睡在地面上的太子奕纬。
      就这么像木偶一般,被众多太监搀扶着坐在龙椅上。
      麻利地套好龙袍,带上皇帝的礼帽,十几颗东海明珠,就像是糖葫芦串一般,在帽子上一晃一晃的。
      两个太监一左一右,就这么搀扶着昏睡的太子。
      啊,不……
      是新君。
      接受着朝臣们的三跪九拜。
      太子奕纬可以装昏。
      可朝臣们却不能装糊涂。
      虽说禅位了。
      可这禅位两个字,里头却是大有名堂。
      军机大臣曹振镛率先为皇帝和太上皇道光操心了起来。
      虽说眼前的道光皇帝有些任性,这种变天的大事都没和众多朝臣商量。
      可作为首席的军机大臣,曹曹振镛却不得不替他操心起一些旁枝末节的细节问题。
      顿时摆出了一副一脸为主分忧的模样:
      “太上皇虽说已经禅位给太子殿下,可奴才以为。
      有些事情还是要分清楚的。
      自古以来,禅位一事,皆有例可循。奴才以为,可以效仿乾隆爷禅位于嘉庆皇帝一事。
      陛下禅位自称太上皇,仍然以朕自称。
      皇帝自称为孤,总揽朝局,不过,大小事务还需得经过太上皇首肯,方能生效。
      朝中人员简拔,兵权调动,一律悉听太上皇调遣。
      当新君与太上皇诏命冲突之时,一切以太上皇诏命为准。
      如此安排。
      陛下以为如何?”
      军机大臣曹振镛带了头,剩下的朝臣们纷纷开始附和进言。
      一副我只是为君分忧的样子。
      站在龙椅旁边的道光皇帝,看着有些皱眉的郁闷说道:
      “罢了罢了,古往今来禅位之君,都喜欢搞这些名堂。
      可如此一来,新君的治国权柄,与监国太子何异?
      朕可不想做宋高宗和乾隆爷,虽有禅位美名,却依然让新君忧郁一生。
      如此行事和安排,断然不是朕本意。
      这种话,诸位卿家,莫要再提。
      朕既然已经禅位,国家大事,自然再无干涉。
      若是让新君束手缚脚,又如何能治理的好大清?
      又如何能让这个腐朽的国度,重新焕发生机呢?
      如今的大清,乱象种种,
      甚至可以用触目惊心来形容,此乃亡国之兆也。
      非重症猛药,而不可得治。
      朕自问资质愚鲁,并非治国良才。
      今有太子奕纬,贤明孝悌,足智多谋,向来深得朕心。
      若以江山大位相托,定可以力挽乾坤,一扫大清颓势。
      诸位臣工,如此拥戴君父,这一切,朕都记在心里。
      可国家之事,总是要传承给后代的。
      若是诸位臣工,眼里还真的有朕。
      那么,就请诸位服侍新君,如同待朕那般赤诚勤恳,鼎力相助。
      这样一来,诸卿自然也就成了两朝老臣了。
      如此,岂不美哉?”
      说完双手一摊。
      一脸笑盈盈的看向了文武百官。
      军机大臣曹振镛有些痛苦的闭上双眼。
      道光皇帝说的倒也没错。
      这么多大臣恳请道光皇帝改变主意,其实还真有着,眼前太子不好伺候的因素在里头。
      这父子二人。
      性格和办事态度可谓是截然不同。
      道光皇帝看似精明霸道,实则特别好忽悠。
      知识盲点简直一堆一堆的。
      而且做事向来优柔寡断,甚至已经实施了的事情都会经常反悔。(历史上的鸦片战争也就输在了道光皇帝,反复犹豫摇摆之中)
      相对于官场风气。
      道光皇帝也显然缺乏壮士断腕的整治手腕和莫大勇气。
      只能眼睁睁的放任晚清种种乱象,肆意横生。
      再看看这个太子。
      脾气看似有些谦和,说话语气平易近人。
      实则内心精明无比。
      先不说他的生财之道简直堪称一流。
      那赚钱的法子简直是让人想都没想过。
      而另一方面。
      朝局诸多事务,再复杂的事情他也能想出一些狠辣手腕去收拾。
      并且一旦瞄准了一件事情。
      天大的阻碍和困难。
      在他看来也是不值一提,总能在身上散发出莫大的决心和勇气。
      以雷霆万钧之势,破除眼前所有的阻扰。
      这份狠辣和决绝。
      那是道光皇帝身上怎么也看不到的。
      而这样的一位新主子。
      哪个官员也会感到很头疼。
      当然有一类官员,会很用在这样的帝王。
      比如说左宗棠,林则徐等一些实干派。
      这种人就特别希望看到这种足智多谋,积极进取的帝王。
      可这些实干派的人一旦受到重用。
      自己这些向来信奉多磕头少说话的老臣。
      那岂不是有退居二线的危险?
      还没等曹振镛想通透。
      只听的道光皇帝草草的结束了登基大典。
      让太监们背着“昏”过去的新任皇帝奕纬,移驾到了圆明园休养。
      并且诏令百官。
      在奕纬的圆明园玻璃书房外候着。
      从紫禁城到圆明园。
      路程倒也不近。
      趁着这个空挡。
      大臣们一个个赶忙让身边的小厮们回府。
      一定要在自己赶到圆明园给新皇帝请安之时。
      能给这位新皇帝顺便递上一份厚礼。
      一时间挖空心思准备礼物的官员,不知凡几。
      准备的礼物也是五花八门。
      什么东海珍珠。
      玛瑙珊瑚,玉器珍玩。
      目不暇接。
      甚至一个个还在新君奕纬的玻璃书房门外,开始交流起收藏心得。
      以及待会要见到这位新君,该说些什么样的漂亮话为妥?
      站在百官最前列的军机大臣曹振镛。
      有些心怯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若说百官之中最为担忧的人,莫过于他了。
      前一阵子军机大臣穆彰阿倒下了。
      不但本人下了大狱,连府邸和家产也被查抄,但相对于全家性命没有受到波及而言,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而眼下。
      自己的曹家也没好过。
      自己那个倒霉儿子,之前也多多少少倒腾过一些鸦片。
      所幸做的比较隐秘,一直也没有东窗事发。
      可不知为何?
      这个秘密竟然不知不觉中,竟然被三河县县令郭大根给撞破了。
      更要命的是这个山贼出身的郭大根。
      也不愧是个狠角色。
      逮着这一条,就一直明里暗里勒索着自己的这个不成器儿子。
      而自己身为首席军机大臣。
      早就勒令这个傻儿子,出钱找人把这个山贼给做了。
      但自己的这个不成器儿子。
      或许私下里卖大烟,倒是也有那个胆子。
      但让他去买凶杀人,这怎么也不敢动手。
      事情一拖再拖。
      可谁曾想到如今,这伙山贼竟然就这么锒铛入狱了。
      而且偏偏还是撞在了皇帝父子二人手上。
      这么一来事情就闹大了。
      虽说刑部的诸多官员,因为自己的关系强行压着。
      可毕竟纸包不住火。
      作为亲身经历此事的道光皇帝,以及新君奕纬。
      断然不能容许这件事情无疾而终,哪怕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一旦深究。
    

第75章 这个皇位来的有些蹊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