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追杀。
终于来到了塔城地区的沙俄军大营。
这里驻扎着15,000人的沙俄大军。
也是此次南侵行动的后备队。
沙俄副官,跌跌撞撞的闯进了军营。
此时此刻,负责指挥后备队的沙俄副元帅乌托巴夫。
一脸茫然的看着这个浑身浴血的副官,迟疑的瞪了瞪眼:
“你好歹是我们帐下的副官。
怎么闹得如此狼狈?
元帅呢?
怎么不见元帅和你一起回来?”
扑通一声,跌坐在地。
副官泣不成声。
一脸凄然惨笑:
“副元帅,大……大事不好了。
我们此次行动,被清军算计了。
先前的那一股清军,遇战即溃。
然而,这一切一切都是骗人的。
这都是他们事先预谋好的诈败。
伪装成战斗力极为不堪的样子。
一点一点一步一步的,把我们引到了那座繁华城镇附近的山谷里。
然后在山谷的两端狭隘之处,埋伏下了数万重兵。
清军的武器极为先进,
他们的燧发枪。(他们不知清军武器升级)
竟然可以做到连发,射速极高,射程也大幅度远胜于我们。
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火炮。
不仅不像我们的火炮这般笨重,只能架设在石臼里。
他们的火炮极为小巧轻盈,用两轮车或者四轮车就可以几个人推走。
而且还可以非常方便的调整角度和方向。
射程更是达到了十几里,威力也较常规火炮更加威猛。
更别说他们身上一个个挂着圆溜溜的东西(手榴弹)。
一扔出来,落到我们部队人群里,就会炸死一大片。
简直防不胜防。
我们帝国的7万多大军,
呜呜……
就我一个活着回来。
我……都是靠着装死才逃过一劫的。
有几个和我一起装死企图蒙混过关的。
都被他们给补刀杀害甚至活埋了。”
沙俄副元帅乌托巴夫,皱着眉头愣了愣神。
想不到此次前来南侵的大军。
7万多主力部队,竟然遭到了全军覆没的伏击。
这样的结果太让人难以置信了。
作为经验老道的乌托巴夫。
很快他便认识到另一个残酷的现实和麻烦。
主力7万多人全军覆没。
而自己只有15,000人的部队驻扎在边境边缘。
而对方的清军在大胜余威之下。
定然不会轻易的放过自己。
最好的下场也只是将这些人赶出大清国土。
若是遇上个心狠的主将。
给自己来个全数围歼也不是不可能的。
正犹豫间。
只听着外面的哨兵,慌慌张张的,惊慌跑进来。
口里大声的呼喊着:
“乌托巴夫副元帅,大事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清军已经追击过来了,目前离我们不到40里路。”
副官和副元帅乌托巴夫,愣愣的对视一眼。
毫不犹豫的不约而同做了一个共同决定。
火速的将整个大军拔营而起。
拔营容易,但是如何战略性的转移,却成了摆在眼前最严峻的问题。
看着副官投来,求救般的眼神。
副元帅乌托巴夫,很是大胆的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率军往东南方向转移。
毕竟清军的大胜余威之下。
士气以及人数都有绝对的优势。
就凭自己麾下的这15,000的后备部队。
压根就无法与他们正面匹敌。
一旦被追上。
后果殊为难料。
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
那就是主力全军覆没,而自己麾下的这15,000后备部队,如果就这么灰溜溜的撤走。
压根无法与沙皇交代。
而如果是大胆的往东南方向进军。
眼前的大清版图如此之大。
只要在这大清腹地之内大闹上一场。
顺便多抢些财宝和女人。
回到沙皇面前,也会有个说法和交代。
至少不会被追究吧。
抱着这个念头,这份侥幸。
副元帅乌托巴夫当即便率军,挥军东进。
往东南方向逃窜而去。
约莫近一个时辰后。
左宗棠等人便来到了沙俄军驻扎的大营。
发现整座大营已经空空如也。
恼怒归恼怒。
但左宗棠也不是吃素的。
很快便停跳下马来。
在地面上进行仔细的观察。
大营上万人马。
不管往哪个方向撤走。
势必会留下大量的动静和痕迹。
像这些愚蠢的沙俄大军,又不会兵法。
就连最基本的行军痕迹都不知道如何去掩饰。
随着左宗棠在地面上一阵勘察。
很快,便在东南方向发现了大量的,敌军行军踪迹和马蹄印。
左宗棠当即毫不犹豫的拔刀而起。
怒声大吼:
“三军听令,沙俄敌军已经往东南方向仓皇而逃。
那可是咱们大清的腹地。
说什么咱们也要将他们这支流亡乱军,全军歼灭在境内。
免得他们流毒百姓。
同时派出三支千人骑兵大队,这三支千人队,所有人都一人双马。
务必以最快的方式追上沙俄乱军的踪迹。
但是只允许追,不允许打。
直消吊在他们后头,
让他们日夜也不敢停下来歇息。
终日没命的只知道一个劲的奔跑。
而等着他们跑的没劲的时候。
就是我们大军一拥而上,一举围歼的时机了
大家都听明白没有?”。
明白了!
三军齐声高呼。
一时间杀气腾腾。
……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
沙俄这支15,000人的后备队。
便陷入了,无休止的逃亡。
好几次路过城池的时候。
甚至都不敢停下来准备攻城。
生怕一停下来,就会被后面的大军给追上,然后一口吞掉。
只能经过一些村庄的时候,进行简单抢掠补给。
但都所获无多。
只是巨大的求生欲望之下。
竟然让这支沙俄大军,一路上进军速度极快。
数月的时间。
竟然越过了回疆的边界。
来到了传统的藏区地界。
只是一直吊在后面的清军。
就像一只只饿狼一般。
时刻都盯着自己,准备摆出一副随时择人而噬的架势。
为了逃命。
这支沙俄大军,不断的派出了好几只断后的队伍。
可每一支断后的队伍,都毫不例外的被全数歼灭。
跨入藏区以后。
更是仅仅只剩8000人马。
副元帅乌托巴夫索性心一横。
也不管前面是什么城池。直接就一头攻了进去。
而这些藏区的城池,防备都不怎么严密。
而城池里面的守军,更是人数极为稀少。
8000,沙俄士兵,很快便围城而攻。
摆出了一副,不攻下这座城誓不罢休的样子。
……
很快,尾随而来的左宗棠部队。
便看到一个藏式打扮的清军。
逃命一般的来到他的大帐之前。
满脸淤血的开始哀求告急起来。
左宗棠的副将操着一口四川话,一脸和蔼的搀扶起这个求救的士兵:
“你这是怎么了?满脸鲜血。”
求救士兵:我们城池被围了,请将军速速发兵,救救我们。
成都副将:你是哪个地方的?
求救士兵:将军,我是尼玛的!
闻言的成都副将,顿时勃然大怒。
啥?
眼前这个瓜娃子竟然敢骂我?
还对着上官,公然骂娘!
这怎么能忍?
成都副将再也忍不住了,狠狠的一巴掌,便把这个求救士兵扇的原地转圈圈。
顿时破口大骂:
“你丫竟敢辱我?看我不打死你?!”
谁知这名求救士兵,扑通一声便跪在了他面前:
“将军恕罪,我真是尼玛的!”
话音未落。
成都副将,毫不犹豫的一脚,就把他踹翻在地。
正准备抽出腰刀,要砍死他。
谁知那名求救士兵,一脸悲鸣的跪在地上,大声哭着磕头不已。
咚咚咚,磕的非常响亮。
额头上鲜血,汩汩的往下直流。
嘴边悲咽说道:
“将军可以杀我,但是我们的县城。
真的还就叫尼玛!”
(今,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尼玛县)
看了看走过来的左宗棠。
成都副将和他一脸茫然的相互对视。
左宗棠也茫然的嘀咕着:
“尼玛县?
有这个地方吗?
会不会是这家伙在骂人!”
嗯。抱着怀疑的态度。
左宗棠大手一挥。
很快便让亲兵抱来地图。
终于在藏区的一个小角落里。
看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地名。
尼玛县!!
……
(6000字,三章合一章,)
第57章 将军,我真没骂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