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奕纬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花大价钱建立起来的化工厂,竟然一片废墟。
一时间,骂娘的心都有了。
只是斜眼一瞥,便看到化工厂门口。
穿着一身黑衣的道光皇帝,正搂着浑身衣衫破烂的桂明。
假慈悲的掉了几滴眼泪:
“桂明呀!你放心,只要太子答应供给步枪大炮,你出征平叛,朕答应你便是。”
闻言大喜的桂明。
仿佛身上炸弹的冲击波震伤,瞬间好了大半。
生龙活虎的从道光皇帝怀中爬起来,一脸期望的抹了抹脸上血迹,深情款款的看着太子奕纬:
“太子殿下,万岁爷都答应了,您就成全奴才的一片报国之心吧。”
看着这情形,奕纬不由傻眼。
还以为自己师傅桂明,身上衣服被炸的破破烂烂,竟然定是受了很严重的震伤。
谁知一听有仗打。
瞬间就像是吃了虎鞭一般生龙活虎。
弄得奕纬哭笑不得:“这样吧,你伤势颇重,且好生回府休养。
休养的这几个月时间,也给军械厂一点时间,更何况军粮生产和士兵的调拨也需要时间。
等万事备齐之后,定然允许你出征。”
一听到皇帝和太子爷都允许答应,满脸血污的桂明,顿时心中大喜。
自己盼星星盼月亮的出征机会,终于给厚脸皮争取来了。
毕竟这个世道。
功高莫过于救驾,罪大莫过于欺君。
这救驾之功换一个出征机会,那可是值得的。
……
太子奕纬还没来得及继续说。
得到肯定答复的桂明,立刻又装作一副这里疼,那里不舒服的模样。
头一歪,便又躺在了道光皇帝怀里。
弄得道光皇帝,一脸懵逼的看着自己。
……
见此情形,太子奕纬,很是熟练地从袖子里掏了把辣椒末,往眼眶边上一抹。
顿时,伤心的跪在了道光皇帝身边:
“皇阿玛,您怎么来这了?您……您龙体无碍吧?!可担心死(乐死)儿臣了……呜呜!”
……
道光一脸惭愧,却偏偏厚着脸皮,装作一副很诚恳的样子:
“圣人有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枪械厂和化工厂屡创奇迹,朕怎么能不心存好奇呢?
左右大晚上闲着没事,便让桂明陪我,一同来微服私访查看,顺便也视察一下这些厂子的研发进度。
看看这些个匠工,是否偷奸耍滑。”
……
好一个微服私访。
太子奕纬心里,全然不信。
但嘴上依旧乐呵呵说道:
“皇阿玛忧心忧国,大清也正是在您的带领下,逐步强大中兴(丧权辱国)。
这些年儿臣跟随皇阿玛身边,也是学到(受气)了不少。”
道光皇帝假意的挥了挥手,那憨笑的样子,都快咧到了耳后根:
“哈哈,还行……还行……”
奕纬:……
……
皇帝可以无所谓,但身为太子,奕纬却不能毫不在乎。
赶忙用手搀扶着道光皇帝,一边关切的问道:
“皇阿玛,您贵为一国之君,举国荣辱兴衰,皆系于您一人身上。
如此猛烈爆炸,儿臣还是安排几个太医,给您详细检查,小心总无大错嘛!”
心里做了亏心事的道光皇帝,也只好打了个哈哈:
“难得你一片孝心,那……朕就依你了吧。
也别大动干戈,别让太医院劳师动众(别让他们笑话朕。)”
……
这么大的动静。
自然也遮挡不住,中关村科技园周边居民的窃窃私语。
很快,这一则天大新闻,便流传于整个京城。
自然也引来,京城众多官员和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热议。
……
京城南。
大学士府。
郭佳·穆彰阿笑盈盈的,招呼着刑部侍郎,直隶总督等人一一入座。
刑部侍郎玉麟,一脸担忧的看着宰相穆彰阿。
虽说清代的大学士,很多都兼任着军机大臣。
权柄已经是,不逊于之前的宰相。
所以清代民间,都会将他们以宰相相称。
端坐在太师椅上的穆彰阿,笑盈盈的望着刑部侍郎玉麟:
“你呀你,总是太着急了,哪还有堂堂一个侍郎的风度?”
刑部侍郎叹了口气:“穆相,还真是沉得住气,难道就任由奕纬那个小子,如此无视我等?”
此话一出。
大厅里的众多八旗旗主,也纷纷站出来吆喝道:
“就是啊,想当初奕纬那个小子,只不过是一个小贝勒的时候。
我们就已经找上门了,姿态也放得很低。
无非就想是跟着他捞杯羹喝。
他吃肉,我们喝口汤总可以吧?
可谁知我们通过胡林翼,来向他表示我们合作诚意。
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遭到拒绝。
真是不把我们这些旗主放在眼里。”
……
另一个旗主,也是气呼呼的霍然站起了身:
“我们这些旗主,哪个手底下?不是有几万人嗷嗷待哺?
这么多八旗子弟总要养活吧,如今朝廷的国库一年比一年艰难。
很多旗人的例银都无法足额发放。
甚至有些旗人,几年也没见到一粒粮食,一锭银子。
国家困难。
我们也是知道的。
国库收税不容易,这些年来我们也没怎么闹腾,有苦也是往自己肚子里咽。
可如今,他奕纬名下的中关村科技园,大把大把的银子往里赚。
我们这么多旗主,这么多八旗勋贵。
眼巴巴的想投奔他,希望跟着他喝口汤。
更是遭到了拒绝。
大伙儿说说,天底下哪有这种独食而肥的道理?!
如今他都身为太子了,竟然这点气度胸怀都没有?
将来如何能治得好国家!?”
“是啊,是啊。”
“太子如此监国,我们各旗,怕是不会答应哦。”
众人七嘴八舌,纷纷开始讨伐着太子奕纬的罪过。
坐在太师椅上,慢理斯条饮茶的军机大臣穆彰阿,缓缓搁下茶杯。
笑眯眯的望着这些,群情汹涌的旗主和满清勋贵。
慢悠悠的站起身来,伸出双手轻轻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噤声:
“好啦,好啦……诸位的焦急心理,本官自然明白。
可如今,奕纬已然成为太子。
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被万岁爷百般嫌弃的闲散阿哥。
这一段时间,大家也见到了。
咱们的这位太子爷可不好对付。
即便咱们通过对胡林翼的施压,仍然不能让他松动分毫。
包括那个蒸汽火车和铁轨铺道的事情,你看看咱们煽动了百姓闹事。
可结果呢?依旧没翻出多大的浪花。
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科技园,一个个厂子,一个个产业,纷纷上马开工。
赚的是盆满钵满。
可咱们偏偏只有干瞪眼的份!
屡次向万岁爷上书,请求罢免科技园。
可是万岁爷,只是象征性的撤掉了他的一个油田和飞机厂,造船厂。
剩下的产业依旧未受影响。
你说……我们还能怎么办?”
……
刑部侍郎玉麟,很不甘心的大声说道:
“穆相,再任由太子爷这么折腾下去,只怕咱们刑部都保不住了。
如今刑部尚书已经被勒令卸职,在家闭门思过。
之前的户部更是被几乎一锅端。
户部尚书换成了陶澍,户部侍郎也换成了贺长龄。
如今刑部尚书空缺,天晓得太子爷心里打的什么算盘?
而按照眼下的情况看。
咱们的这位万岁爷,也一直抱病在圆明园休养。
压根对我们无法形成助益,这可该如何是好?”
眼见刑部侍郎都开始嚷嚷,众多八旗旗主也开始叫嚣了起来。
穆彰阿呵呵一笑:“你们呀,难道忘了我叫你们今晚来的目的?
今个儿晚上,难道诸位都没有听到京师西北方向的一声巨响吗?”
刑部侍郎玉麟,吃惊的低声眨了眨眼:“穆相的意思是……?”
很潇洒的举起茶杯,穆彰阿眼神笑的眯起:
“咱们这个京师西北方向,那可是中关村科技园所在,紧挨着的就是圆明园。
刚刚本官听一个下人说道。
说是有中关村科技园旁边的村民透露,万岁爷今夜便服去科技园巡视。
结果你猜怎么着?”
众人齐刷刷的身子向前倾,一脸期待地望着穆彰阿。
只见军机大臣穆彰阿,一脸神神秘秘:
“结果本官听到了一个天大的消息,万岁爷巡视过程之中。
意外被化工厂的一些易燃易爆物给炸伤,如今伤情未知。
诸位都是官场的人精,你们说,这种情况下,咱们该怎么办?”
……
从军机大臣穆彰阿,满脸幸灾乐祸的表情上。
几个八旗旗主立即便嗅到了味道。
兴奋的齐声声说道:
“如此良机,不如联合百官,上奏罢免化工厂?”
这群人还是挺上道的。
穆彰阿满意的点了点头。
眼神深邃地望向了窗外。
窗外,一簇竹林摇晃的竹叶,仿佛也在告诉他。
想要让竹子低头,就要预先营造足够大的风势。
而如今的这位太子爷,想来也是这种吃硬不吃软的。
不给他足够压力。
他都不知道,有一种爱叫做放手!
……
果不其然。
第2日一大清早。
大朝会上。
以军机大臣穆彰阿为首的穆党。
先是有御史率先跳出来。发动舆论造势。
大张旗鼓的声称。
化工厂有诸多易燃易爆物,且都建设于圆明园不远处。
昨夜连环大爆炸。
更是让万岁爷伤情严重,至今未曾恢复。
紧接着又是看到那御史,痛哭流涕的跪在丹陛之下。
摆出了一副要以死谏国的姿态。
上奏请求罢免拆除化工厂。
以还圆明园周边一个太平。
这个提议,瞬间得到了很多朝中大臣的群体响应。
一个个痛心疾首的,开始痛斥痛化工厂的种种危害。
就差说这个化工厂祸国殃民了。
坐在了龙椅旁边,负责监国理政的太子奕纬。
瞬间脸上表情阴沉起来。
一言不发的,静静看着,这些大臣即兴表演。
从御史到刑部侍郎。
也纷纷都跳了出来。
一副太子爷你不答应,我们就打死也不退下的架势。
……
当然,百官队列之中,也有人看出了形势微微不大对劲。
坐在龙椅旁边的太子奕纬。
虽说端坐在那里,像个木头人一样,不曾一言一语。
只不过淡漠的脸上依旧能看出些许阴沉。
眼见太子未曾回复。
整个大殿一片死寂。
请愿的官员跪在地上,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
喝茶是个学问。
作为太子的奕纬显然也学到了。
对于这些官员的请愿,并不急于回答。
反而慢里斯条的轻轻抿了一口茶。
深深的看着这些跪在地上情愿的官员,看了好一阵子。
良久,目光移向百官之首的曹振镛,这才轻轻开口:
“曹相,你也是军机处的老臣了。
刑部侍郎的提议你怎么看?”
……
被直接点名的曹振镛,脑子嗡嗡作响。
对于军机大臣穆彰阿的穆党,发起猛烈进攻。
他是有些烦闷的。
甚至心里头有些开始骂穆彰阿,简直是个猪脑子。
这些个满族大臣真是情商低。
甭管太子爷,昔日是如何如何,不受万岁爷待见的一个普通阿哥。
可今时不同往日,人家好歹也成了一个监国的太子。
手握国家权柄。
早已非昔日吴下阿蒙。
……
真以为,联络起一些八旗旗主和满族勋贵。
就可以结成一个有力的同盟,逼太子就范吗?
真是天真可笑。
更要命的是这个穆彰阿,还得意的茫茫然而不自知。
心里还以为眼前的这个太子,还和道光皇帝那般好糊弄。
心情无比复杂的军机大臣曹振庸心里只想骂一句。
(傻叉,时代变了!)
……
曹振镛本就是慢性子,更何况是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
听得太子的点名,慢腾腾的挪出队伍。
毕恭毕敬朝着太子行了一礼:“回太子爷的话。
奴才倒觉得,化工厂一事,无关存废。
倒是万岁爷,被炸伤卧病,我等身为臣子,还请太子殿下代为通传,希望能够让我们百官探望一下万岁爷。
也尽一尽做臣子的孝心。”
……
听着这个回答。
太子奕纬,不由得心中暗骂老狐狸。
果然这个曹振镛,能够以一个汉人之身份,混到首席军机大臣。
这份圆滑的功夫,真不是盖的。
太子奕纬哈哈大笑,高兴的激烈鼓掌:
“听听,听听……
什么是老成谋国,孤这就告诉诸位臣工。
像曹相这种话,就是老成谋国之言。
区区一个化工厂,存废与否,哪及得上一国之君来的重要?
既然如此,咱这个早朝,就此散会吧。
诸位臣工,且随孤一起。
去圆明园给万岁爷请安。
万岁爷身系大清国运,他若是有半点闪失,那可是咱大清的损失(幸运)啊。
诸位臣工,哪怕有一丁点儿孝心。
断然也不会舍本逐末的,在大殿之上公然提起区区一个化工厂。
而置万岁爷安危于不顾。”
……
说完鼻孔重重的一哼。
潇洒的甩了甩袖子,便转身离去。
留下一脸懵逼的文武大臣。
……
紧接着,从皇宫到圆明园,这一路上。
便看到一幅很壮观的景象。
长达几十里的路上。
宽阔平坦的水泥路,要搁在以往都会有很多官员和百姓齐齐夸口称赞。
但眼下这些官员,反而开始有些痛恨起水泥路了。
按照太子的说法。
这京城水泥路工程,那可是太子规划,道光皇帝亲自御批的项目。
算得上是道光皇帝的政绩之一。
唯有让百官们亲眼见一见,这水泥路的便利。
方能感受到万岁爷勤政爱民的良苦用心。
……
众多大臣骑马的骑马,坐火车的坐火车。
来到了圆明园外,便开始了暖阁外长跪。
由于道光正在卧榻养病。
一时间,百官们也不敢轻易入内打扰。
只能乖乖的跪在暖阁外。
等候道光皇帝的召见。
可是这么一来就苦了这些官员。
尤其是那些岁数大,身体不太好的。
毕竟,古代的官难当。尤其是清朝。
因为见了皇帝都得下跪磕头,清朝时尤甚。
清朝皇帝把自己当主子,臣子们都是奴才。
奴才见了主子,说话时都得跪着。
年轻的官员还好说,身体强壮,腿脚灵便,跪一跪也无妨。
苦就苦了那些上年纪的。人到老年,本来就容易腰痛腿酸,如果再在冰凉的石板地上跪半天,那身体肯定吃不消。
光绪年间,有个军机大
第33章 有苦大家一起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