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7章 腊肠芋头糕[1/2页]

上善若水,寻安 闲散猫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寒露将至,药膳馆的窗棂上已结起薄霜。我正在整理新挖的芋头,小林捧着竹篮快步走来:34;程教授,您看这芋头的成色。34;
     篮中芋头个个圆润如卵,表皮棕褐带毛,切开来露出雪白的芋肉,渗出晶莹的黏液。这是广西荔浦的34;香芋34;,每年霜降前采挖,带着泥土的芬芳。
     34;芋头甘滑。34;我掰断一块,黏液拉丝,34;《本草纲目》说39;芋头宽肠胃,充肌肤39;,最宜秋冬养人。34;
     郑淮安从地窖取出个陶罐,掀开油纸,露出红亮的腊肠片。这是用金华34;两头乌34;猪肉腌制的冬腊肠,切片后肥瘦相间,泛着琥珀色的油光。
     34;老郑,这批腊肠...34;我拈起一片对着光,34;怎么这么油润?34;
     34;冬至后腌的。34;老人用粗糙的手指摩挲着腊肠,34;要经三九寒风晾晒。《养小录》说39;腊肠温中补虚,开胃醒脾39;。34;
     制作从处理芋头开始。芋头需用竹刀削皮,保留黏液。小林抢着要削,却把芋肉削得坑坑洼洼。
     34;要逆着纤维削。34;我示范着,34;三分力在刀,七分意在匀。34;
     腊肠要先用米酒蒸软,再用银刀切丁。程明拿着铁刀要帮忙,被我拦下:34;金属会让腊肠发柴,银刀才保得住原味。34;
     和糕最见功夫。青石臼中先捣芋泥,再入腊肠丁,最后拌入糯米粉。揉糕时要34;三捣三醒34;——初捣成形,醒发半刻,再捣至黏糯。
     蒸糕最讲究火候。樟木蒸笼先垫新鲜箬叶,倒入糕浆。灶火要34;三嘘三吸34;——猛火催香,文火定形,余火收味。
     34;为何不用铜笼蒸?34;小林看着我们往灶里添松枝。
     34;樟木醒脾。34;我调整着火候,34;《本草问答》说39;樟木蒸食,得东方生发之气39;。34;
     前厅传来虚弱的询问声。我出去一看,是位面色青白的中年男子,正按着腹部:34;入冬以来...胃脘冷痛...喝多少热汤都不暖...34;
     我注意到他发紫的指甲和泛白的唇色:34;可是常年受寒?34;
     他苦笑:34;漕运船工...三十年...风雨无阻...34;
     典型的脾胃虚寒。我切了块刚出笼的腊肠芋头糕:34;趁热尝,需细嚼慢咽。34;
     糕色如玉,芋头的绵软与腊肠的咸香交融。男子慢慢品尝,突然睁大眼睛:34;好暖和...像有火炉...在肚子里点燃...34;
     34;甘温补中。34;我解释道,34;芋头健脾,腊肠温胃,最宜虚寒之体。34;
     半盏茶后,他摸着

第227章 腊肠芋头糕[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