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虚天,大殿空旷,唯有天光自穹顶垂落,尘埃在光柱中无声旋舞,更显殿宇幽深静谧。
“拜见师姐。”王星步履沉稳,踏入殿内,恭敬行礼。清朗的声音在寂静的殿中激起细微回响,清晰可闻。
殿首云台之上,黎山老母缓缓睁开双眸。那目光温润平和,深邃如包容万物的古井,落在王星身上时,仿佛穿透了岁月尘埃,瞬间将他这两百余载的进境与此刻翻涌的心念尽收眼底。
一丝满意的笑意在她唇边漾开,声音温和却蕴含着无上威严,字字清晰,如珠玉般回荡在殿梁柱石之间:“师弟,看来此番闭关,收获匪浅。道基愈发浑厚,锋芒内藏而神意圆融,返璞归真之境已窥门径,善。”
“全赖师姐全力栽培,道场诸位师长指点,开放秘境,倾注资源。”王星垂首,语声谦逊,姿态恭谨。
“道途终究是自己走的。”黎山老母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期许与一丝洞悉世事的了然,“你身负混元道体,气运所钟,道途注定与他人不同。闭关打磨是根基,然创法之路,终究要观天地,历红尘,纳万法。你此番心意,为师已明。”她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去吧,持心如磐,勇猛精进,莫负了这天赐机缘与自身禀赋。”
“谨遵师姐教诲!”王星心头一凛,再次深深一拜。黎山老母的话语如同定心之石,沉入心湖,激起涟漪,更添他踏出骊山、直面苍茫人间的决心。
辞别黎山老母,王星身形化作一道清亮遁光,如流星划破紫虚天那氤氲流转、霞光瑞霭交织的天幕,直坠向下方云海翻腾的第七重天——万象天。
他欲寻李淳风、李太白、蒙恬等熟识的地星前辈告别。万象天云海浩瀚,气象万千,无数洞府星罗棋布,或隐于苍翠山巅,或悬于翻涌云涛之上,在日辉下折射出各色宝光。
然而,不出所料,无论是李淳风那铭刻着繁复星轨、仿佛接引着九天星辰之力的古朴“观星庐”,还是李太白常驻的、空气中常年弥漫着清冽酒香、隐有剑鸣铮铮透出的“青莲剑阁”,亦或是蒙恬煞气萦绕、仿佛有金戈铁马之音隐隐透出禁制的“铁血战台”,皆是人去楼空,只留下洞府禁制的微光如呼吸般静静流转,守护着内里的空寂。
王星悬停于流云之上,望着这几处曾留下过论道痕迹的熟悉所在,心中微微一沉,一丝隐忧悄然爬上心头:“看来人间局势,远比想象中更为艰险复杂,竟让这些前辈们皆无暇回返道场静修片刻。”不过转念一想,自己此行外出游历,正可顺道观察人间情势,若力所能及,亦可略尽绵薄之力。
既然前辈们皆不在,王星身影一晃,便如流星坠向第四重天——玄机天。
甫一踏入玄机天的界域,景象便与万象天的磅礴浩瀚截然不同。这里是秩序与法则交织之地。无数精密繁复、闪烁着金属冷光的机关造物悬浮运转于虚空之中,或如缓缓旋转的星辰罗盘,或似层层嵌套、咬合严密的巨大齿轮,构成一片庞大而沉默的机械森林。
符文光芒如星河倾泻,在虚空中交织成片片流动的光网,明灭闪烁,规律严谨,充满了冰冷的理性与极致秩序之美。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金属气息和能量流经复杂回路时发出的低沉嗡鸣。
王星刚进入玄机天范围,便感受到无数道无形的探测阵法波纹,如同千百双无形的眼睛,瞬间扫过周身,进行着最缜密的解析。随即,一道熟悉的身影自远处一座塔身布满繁奥阵纹、不断吞吐着数据流光的塔楼中飞出,带着惊喜迎了上来。
“师弟!你出关了?!”陆子期身着绣满星辰轨迹的蓝色法袍,面容儒雅,眼神却锐利如电,正是常年浸淫阵道、时刻推演天机所特有的气质。他快步上前,用力拍了拍王星的肩膀,上下仔细打量,眼中满是毫不掩饰的赞叹,“好家伙!这气息……渊深如海,圆融内敛,深不可测啊!看来这次闭关,收获惊天动地!”
王星笑着回礼:“陆师兄过誉了。你这玄机天气象更胜往昔,看来阵道又有精进。我不过是略有寸进罢了。”两人寒暄几句,谈及闭关所得与道场近况。
陆子期眼中闪烁着发现同道般的兴奋光芒,正欲
第343章 辞骊山霞染千峰,启尘寰剑指万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