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星此次闭关花了两百三十多年,加上之前的百年,总共花了三百多年,收获颇丰,修为道行大有长进,他心念澄澈如镜,不急不躁。修行之路,越往后,光阴便越是寻常资粮。
三百多年?于凡俗已是王朝更迭,沧海桑田,然于踏足太乙之境、寿元近乎无穷的修士而言,不过一次稍长的闭关沉眠。上古多少惊才绝艳之辈,纵横一个时代后便隐遁无踪,并非消逝,而是深藏洞府,为叩问更高境界而沉浸于千载万载的枯寂之中。时间,于他们,是积累的土壤,是蜕变的温床。
“然我之路,终究不同。”王星心中自语,这念头一起,仿佛打破了某种无形的平衡。此次闭关收获颇丰,修为道行大有进益,骊山道场各处秘境对他仍旧有效,若继续闭关,进步定然会有。可修行如登山,初时健步如飞,越近峰顶步履越艰。经过了突飞猛进的阶段,后面的修行定会越来越慢,直至后继无力!
修行永远不是闭门造车,尤其如他这般,自踏上修行之始便走上创法之途的异类。若一直困于一隅,无异于饮鸩止渴!闭关打磨道行是必须的根基,然行万里路,观天地万象,吸纳万法精髓,糅合诸般妙理于一身,不断完善推高自身功法道行,才是他真正的通天大道!
否则,仅凭人教《太清道德真经》、截教《上清灵宝洞玄真解》这两部至高功法,任选一门按部就班,以其混元道体之资,成就太乙,乃至太乙巅峰,并非难事。然要突破大罗,甚至窥望更高渺的境界,却是难如登天!
修士欲成大道,必走己路,必立己道!亘古以来,从未有哪位真正的大能是沿着别人的道途走到底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大道唯一!王星脑海中浮现两位人教巨擘的身影。
太上老君,无为而无不为,其道如渊,深不可测。他化身老子李耳行于地星,留下五千言《道德经》,阐述“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柔弱胜刚强”的至理。其核心在于顺应天道,不妄为,不强求,以无为之姿行有为之实,如天地生养万物而不居功。老子的道,是俯瞰寰宇的宇宙观,是洞察万物运行的根本法则,是“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的包容与超然。
而玄都大法师,同样修行人教清净无为之道,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气象。他化身庄周,其学说着重于“齐物”、“逍遥”、“天人合一”。庄周之道,更强调个体精神的绝对自由与超脱,追求“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逍遥境界。
他视万物平等,打破世俗价值与形骸束缚,其文汪洋恣肆,寓言深邃,充满了对精神桎梏的破除和对生命本真的追求。玄都的道,是从“无为”中升华出的精神逍遥,是心灵对天道的直接体悟与融合,更具个体生命体验的绚烂色彩。
二者同源而出,一脉相承,却如大树生两枝,各有千秋。老子的道,是宇宙运行的总纲,是治国安邦的圭臬;庄周的道,是个体心灵的解放,是精神翱翔的翅膀。一个宏大深邃如海,一个灵动超逸如风。
“这便是‘道同而途殊。”王星心中明悟更深,如拨云见日。当初在兜率宫,师尊太上老君传授《太清道德真经》时,便明言仅让他借鉴其完善自身功法,而非改修此道,其深意便在于此!老君早已看透,王星的道,只能是“混沌衍天”,容万法而开新途。
今时不同往日。相比上古修士,当下修士想要进阶大罗,艰难何止百倍!上古洪荒初开,道途空置繁多,天地法则显化,灵气充沛如潮。那时,凡有大毅力、大气运者,基本都能择一道途冲击大罗乃至准圣。
阐教十二金仙便是明证,他们仅在玉清仙法的基础上稍作更改,融
第342章 道途明志赴红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