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议员公开呼吁,应立即组建远东远征舰队,深入长江,炮轰江城,
“给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西王,一点真正的厉害看看!”
连首相亨利·约翰·坦普尔与外交大臣乔治·维利尔斯,都在带嘤远东舰队司令迈克尔·西摩尔爵士返回伦敦述职之时,专门召见了他,征询其关于组建远征舰队、溯江作战的看法。
西摩尔爵士虽是激进的主战派,却对远东的山川地理,与青国的政治局势极为熟稔。
他认为,贸然深入长江攻击西军,后勤压力巨大,军事风险过高。
相反,应先彻底压服青廷。
只要青廷屈服,联合舰队便可沿途获得官方提供的补给与支持,军事行动更易推进;
更可拥有“应青廷请求,协助剿匪”的法理名分,在外交上也将无懈可击。
带嘤内阁最终采纳了这一更具策略性的建议,随即加强对青廷的逼迫,施加巨大的政治与军事压力。
在内外重压之下,本就摇摇欲坠的青廷,几乎毫无抵抗地同意了带嘤提出的一系列苛刻条件。
包括增开商埠、降低关税、设立租界、割让土地等,只殷切期盼,带嘤能尽快协助剿灭国内的“叛贼”。
如此一来,整个局势对带嘤而言,顿时变得极为有利。
不仅军事上,深入长江作战的舰队,沿途可获得青廷地方官府提供的物资补给,和引水支持;
更在法理上,拥有了“应青廷中央之邀、助剿地方叛乱”的正当名分,可谓一举两得。
而天国政权,虽不肯配合联合剿杀西军,却也不敢轻易对带嘤开启战端,沿途的军舰补给,也不敢阻止。
一直密切关注局势的弗朗西人,也闻讯而来,主动提出参与行动,意图在这场势必改写远东格局的冲突中,分得一杯羹。
于是,带嘤、弗朗西与青廷三方代表在沪城紧急磋商,最终敲定了一个多方协同、四路并进、水陆联动的复杂作战方案。
决心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摧毁西军的长江防线,夺回赣省。
查尔斯·艾德华·霍利奥克,皇家海军准将,时年四十五岁,中等身材,灰蓝眼睛,一脸浓密胡须,常穿着笔挺的海军制服。
常年的海风,在他脸上刻下坚毅的痕迹。
他少年时代,便进入朴茨茅斯皇家海军学院学习,毕业后,从最低阶的见习军官做起,一路凭战功晋升至此。
他的军旅生涯,几乎就是带嘤全球扩张史的缩影:
参与过第一次英缅战争、第一次Y片战争、拉普拉塔河战役和克里米亚战争;
他指挥的军舰,曾摧毁青军水师和奥斯曼埃及舰队,也曾执行对黑海、长江、珠江乃至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成功封锁。
内河及沿海作战经验,极为丰富。
因此,当迈克尔·西摩尔爵士受命组建联合舰队时,第一个便点名,由查尔斯准将担任指挥官。
统率这支精锐舰队,执行溯江进攻西军的任务。
喜欢。
第426章 查尔斯准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