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更为细微的调改,需要一个较真的人来亲抓。
毫无疑问,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
“子扬所提大计的前景,某是能看到的。”
曹昂撩撩袍袖,向前探探身,看向刘晔道:“不过对于此计,征东将军府诸君所提,某也不能不考虑,毕竟这是需要一笔极大的开支,关键这笔开支,不是三五载,这可能是十年八年,甚至是更久的。”
刘晔的内心紧张起来。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公子所虑极是。”
刘晔低首道。
如果能在三五载内就见效,或许就不是这样了。
可偏偏这是不可能的。
“其实对于子扬而言,这个前景,不能只叫某看到,更应叫四州治下的更多人看到。”曹昂话锋一转,叫刘晔猛然抬起头来。
在刘晔的注视下,曹昂伸手道:“对于特别债券,子扬应不陌生吧?”
刘晔重重点头。
虽说他这些年,很少在襄阳待着,但关于襄阳掀起的种种,他是知晓的。
一个是他在各地听到的。
一个是他能定期收到邸报。
毕竟刘晔是曹昂定的军师副中郎将,牵扯到征东将军府层次的事务,刘晔是有权知晓的。
“公子的意思,是征东将军府对外颁售一批特别债券,以用于水利整饬及建设上?”刘晔不确定的说道。
“为什么不行呢?”
曹昂淡淡一笑,“天下熙熙皆因利来,天下攘攘皆因利往,只要是有利可图,某坚信肯定会有人参与其中的。”
“一批长期的特别债券,专司水利整饬及建设大计上,只要这个利钱够诱人,还是会有人心动的。”
“不过想形成哄抢之势,子扬就需下些功夫了。”
“前景,必须要叫很多人愿意相信,要叫他们知道,征东将军府进行的这项大计,真的是要实现了,那是能带来很多好处的。”
刘晔沉默了。
他在思索这件事的可行性。
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是很难的。
毕竟这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才能兑付的。
“还有。”
曹昂的声音再度响起,叫刘晔收敛心神,表情正色的看向曹昂。
“涉及荆豫徐扬四州的水利整饬及建设,这需要大批的人力,还有对应的工具,畜力,粮食等,一旦此计真要施行了,这是需要征东将军府来解决的。”
在刘晔的注视下,曹昂开口道:“那子扬想过没有,能不能采取一种新的方式,来叫民间的一些力量参与其中。”
“如人力输送,征东将军府是不能短时间聚拢大规模的人,但是在荆豫徐扬四州治下,可有不少人藏匿着人口的。”
刘晔双眸微张。
他似明白曹昂是何意了。
别看编户齐民,一直都在各州诸郡众县推行,可这涉及到的是恢复自由的破产群体,还有本就在册的群体,在这大趋势下,被藏匿的人口,是无法进行登记造册的。
对于这部分人口,曹昂是必然要挤压出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但如何挤压,这就考验曹昂的智慧了。
水利整饬及建设大计,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在前期,曹昂或许不会做什么,但到了中后期,一些时局发生根本性改变,一切就都说不准了。
“再者言工具、畜力、粮食等方面的采买,是不是能对外出个政策,言明只有购置一定规模的特别债券,且还是十年期的,方能参与进竞拍阶段,某觉得此事一旦对外传出,肯定会有很多人盘算合计吧?”
刘晔的眼神变了。
曹昂提出的这种模式,跟先前定的模式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是能让民间很多群体参与其中的模式。
这种模式,是闻所未闻的。
“公子所提是好,可如此一来的话,会有一些问题跟着出现。”
可是想着想着,刘晔迅速冷静了下来,“如果在此期间,有人以次充好,甚至是内外勾结的话,这都会引来很大的威胁与麻烦。”
果真没有看错人啊。
曹昂露出欣慰的笑容。
这种模式是好,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会出现各种新的状况。
“这就需要子扬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监察队伍。”
想到这里,曹昂保持笑意道:“这个监察队伍,子扬要做到绝对掌控,在此期间,不会被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拉拢腐化。”
“与此同时,子扬还需构建一个专业性极强的人才队伍,在日常的管理,水利勘探,阶段性查验,不定期查验下,确保要构成的水利诸段,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
刘晔沉默了,这件事可不是轻易能办到的。
“某可以给子扬提个建议。”
见刘晔如此,曹昂伸手道:“牵扯到这两个队伍建设,子扬可去找找孔明,或许从他那里,子扬能找寻到答案。”
嗯?
一听这话,刘晔不由生疑。
找诸葛亮,就能解决此事?
对诸葛亮,刘晔了解不多,只知其是诸葛瑾的弟弟,娶了黄氏女为妻,但是透过自家公子所讲,刘晔发现自家公子对诸葛亮很看重。
‘军屯学,不应只培养军工方面的人才,还应培养别的方面的人才。看着刘晔流露出的表情,曹昂没有再说别的,而是在心底暗暗思量。
‘想推动普及教育,就必须要扶持与之紧密相连的新兴群体,只有这样,才能抵御住来自其他群体的算计。
‘一个军工方面的新兴群体,这未免是有些单薄的,但要是加上一个水利方面的新兴群体,那就不一样了。
有想促成的事要做,曹昂觉得刘晔见过诸葛亮后,即便知晓军屯学暗藏的深意,那也不会轻易暴露的。
只要刘晔愿意通过军屯学,来培育水利方面的人才,并在后续的整饬与建设期间,将其中的翘楚提拔起来,那么这一根基就算牢靠了。
按着曹昂所想,今后做官的,不该局限于内政方面,像教育,水利,军工这些层面,也都该囊括到为官之中,不过他们之间要有明确的界限,当做官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个细化的,这对于曹氏而言,就不会受限于一些所谓风气影响了!!
文官群体喜欢抱团是吧?
好啊。
那曹昂就从源头去解决,通过职权划分给他们拆分开,这样即便是有抱团,那造成的影响也会被有效遏制。
曹昂深信只要刘晔能领悟这层深意,并且真正的去付诸实践,那么未来的官场格局必将会焕然一新。
如此一来曹氏的根基会愈发稳固,而在曹氏问鼎的天下,各领域人才辈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那么汉室遭遇的问题,到了曹氏这里就不再是主要矛盾了……
喜欢。
第121章 遍地开花(6)[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