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日夜试验…”赵侍郎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苦涩与不堪回首的颤音,
“然而…火药之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不是无法引燃,就是燃烧过快炸膛,或是威力反不如旧式火药…三年来,试验失败不下数百次!耗费银钱已逾四万两,却…却一无所成!”
他说到此处,情绪激动,忍不住用拳头轻轻捶了一下桌面,茶盏一跳:“炸伤炸残的匠人已有七名!最严重的一次,几乎将京郊试验场的一个工棚夷为平地!此事…此事若传扬出去,工部上下,颜面何存?又如何向陛下交代?”
姜淮眼神微凝。他没想到,竟是如此结局。
巨额投入,数年光阴,换来的竟是一连串的失败和无法交代的烂账。
“所以,”姜淮的声音冷静地响起,穿透了赵侍郎激动的情绪,“你们便选择了隐瞒?将失败的项目悄悄搁置,却不敢上报?
那些堆积的原料,是为了掩盖持续的消耗,还是依旧存着侥幸心理,指望有一天能突然成功?”
赵侍郎被问得哑口无言,脸上火辣辣的。他讷讷道:“也…也并非全然放弃…偶尔…偶尔仍有匠人尝试…但…但希望渺茫。至于账目…”
他声音更低,“只能东挪西凑,将其耗费摊入其他工程项目中慢慢冲销…那隔间里,锁着的便是历次失败的记录、残存的失败品,以及…那一笔笔无法见光的账册…”
他抬起头,眼中满是惶恐与哀求:“姜大人,此事若捅到御前,工部…工部怕是要经历一场大地震!
本官等丢官罢职事小,恐…恐有更多人被牵连问罪啊!陛下若追问起那五万两白银的下落…我等…我等百口莫辩!”
值房内陷入死寂。只有窗外绵密的雨声,如同无尽的叹息。
姜淮沉默着。他能想象那场景,一次次充满希望的点燃,换来的却是震耳欲聋的失败和惨剧,官员们从最初的雄心勃勃,到后来的焦头烂额,最终变成鸵鸟般的隐瞒和账目上的腾挪躲闪。
技术的瓶颈,官僚的颜面,皇权的压力,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将这个失败的项目紧紧包裹,沉入工部这潭深水之下。
良久,姜淮缓缓放下茶杯,发出轻微的“磕哒”一声。
他看向面如死灰的赵侍郎,开口道:“隐瞒不报,挪用款项,此乃大罪。”
赵侍郎浑身一颤。
“然,”姜淮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稳,“科技研发,本就有成败。失败数百次,或许正是为那最终一次成功铺路。只是,工部选择了一条最错的路。”
他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着几乎瘫软的赵侍郎:“此事,本官已知晓。那些账册、记录,封存好,任何人不得擅自销毁或改动。
明日,本官要看到所有与此项目相关的完整卷宗,从陛下口谕记录到每一次试验的详细报告,以及所有资金流向明细。”
“姜大人!”赵侍郎惊惶抬头。
“如何呈报圣上,本官自有考量。”姜淮打断他,目光深邃,“但欺瞒,绝不可继续。
工部需要做的,是直面这次失败,总结教训,而不是用更多的错误去掩盖第一个错误。”
喜欢。
第292章 黑火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