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殿时已是午后。
皇帝特意赐下软轿,还捎带上那个还在吐面粉的水磨模型。
轿子出宫门时,姜淮掀帘回望,看见几个工匠正围着那架曲辕犁比划,金色的秋阳洒在他们身上,像极了北地麦收时节的景象。
轿子转过街角,姜府已在眼前。
官轿刚在巷口落下,就听见家里方向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
青石板路上落满了红纸屑,空气里弥漫着硫磺和炖肉的混合香气。
他微微一怔,旋即苦笑,定是庆贺他升职的消息。
果然,朱漆大门洞开,管家孙鸿领着全府仆役,齐刷刷跪在影壁前,声音洪亮得震飞了屋檐上的麻雀:
“恭贺老爷高升!老爷辛苦了!”
姜淮忙上前搀扶:“快起来,这是做什么..”
话未说完,秦氏已由两个丫鬟搀着,疾步从穿堂后转出来。
她换上了见客的绛色绣金褙子,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淮儿...可是见着陛下了?陛下没怪罪你吧?”
“没有,娘,您别担心了!”
姜正河走上前:“淮儿刚面圣回来,还不快让他进去歇歇脚!”
这么说着,还上前重重拍了拍儿子的肩:“淮儿,给陛下好好办差!”
“那是自然的!”
姜淮进了正堂,茶水点心早已备齐。姜淮被按在上首坐下,这才发现堂内摆设焕然一新,连窗纱都换过了。
角落里还摆着两盆开得正盛的金桂,满室甜香。
“都是你娘,”姜正河哼了一声,“从接到你要调回京的信就开始折腾,非说旧家具配不上你工部郎官的身份。”
秦氏嗔怪地瞪了姜正河一眼,只顾着往儿子手里塞热毛巾:“别听你爹的...快擦把脸。这一路风尘仆仆的,定是吃不好睡不好...瞧这脸黑的,手也糙了...”
这时,厨娘黄婶子端着一个硕大的朱漆托盘进来,脸上笑成了一朵花:“老爷!您可算回来了!尝尝这个,赤枣乌鸡汤,最是补气血!用的是您从北地捎回来的‘上白面和的,劲道着呢!”
“是吗?”
姜淮看了看一旁,只见托盘上,除了汤盅,还堆着好几样精巧的点心:酥皮饽饽、豌豆黄、驴打滚...竟都是他离家前爱吃的。
一个小厮机灵地凑过来,叫长安,是孙鸿新招的,手里捧着个手炉:“老爷,您暖暖手。北地冬天冷,您这手要是生了冻疮,开春可痒得厉害。”
“好!”
丫鬟秋巧则捧来一套叠得整整齐齐的家常棉袍,细声细气的笑道:“夫人早两个月就吩咐用新棉絮给您赶制了衣裳,针脚密实,保准比官服暖和。”
看着眼前一张张真心为他欢喜、又心疼他吃苦的面孔,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关怀,姜淮心头那根紧绷了三年的弦,终于缓缓松弛下来。
此刻都被这浓郁的、带着烟火气的府内气息温暖包裹、融化。
他接过长安递来的手炉,又就着黄婶子的手喝了一口热汤,浓郁的鲜香瞬间暖透了四肢百骸。
“都好,我在北地一切都好。”他声音有些沙哑,带着真切的笑意,“
第283章 阿淮,恭喜高升![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