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正堂的茶还没沏好,秦氏摩挲着他的官袍:“淮儿,听说北地很冷,冬天能冻掉耳朵,你...你怎么样?让为娘好好看看!”
     说着秦氏拉着他上下打量。
     姜淮正要回答,姜正河就道,“我听说你在北地建了什么面粉厂,那面粉厂可还顺利?”
     姜淮正要答话,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穿着绛色宫服的太监滚鞍下马,尖利的嗓音划破了晨雾:“圣上有旨,宣姜淮即刻进宫!”
     秦氏的手猛地一紧,姜正河连忙道:“那淮儿,你先进宫面见圣上吧,我和你娘在家等你。”
     那公公扫过姜淮沾着麦屑的衣襟,笑道,“姜大人,圣上有请,衣服就不用换了,就这么面见陛下吧,轿子就在门外。”
     “行!有劳公公了!”
     姜淮匆匆叩别双亲。
     秦氏往他怀里塞了个热腾腾的包子。
     之后姜淮上了轿子。
     宫轿走的是侧门,一路抬到养心殿前。引路太监低声提醒:“万岁爷刚发落了个河工贪墨的案子,心情正好着呢。”
     姜淮点点头。
     殿内暖香扑鼻,隆庆帝竟只穿了件家常的栗色绸袍,正俯身看着地上的什么物件。
     姜淮跪拜时瞥见,那是他进献的水磨模型,此刻正哗啦啦地吐着面粉,落在铺开的黄绫上。
     “微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姜淮一进殿就拜见道。
     隆庆帝目光从书册移向跪在下方的姜淮,细细打量了片刻,温和道:“姜爱卿啊,朕瞧着你比三年前离京时,黑瘦了不少。北地清苦,这几年,着实辛苦了。”
     这番话语气慈和,更似长辈关怀子侄,而非单纯的君臣对答。
     姜淮并未立即抬头,而是将身子伏得更低,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激动:
     “陛下圣目如炬。臣确比在京时黑了些,瘦了些。”
     他微微抬头,目光恭谨地垂视着御座前的金砖,继续道:
     “然,臣之黑,非风沙所蚀,乃是北地丰收之麦浪,映照在臣脸上的金辉,臣之瘦,非案牍所劳,乃是见百姓仓廪渐实,臣心欢畅,故而身轻。”
     “至于辛苦,”姜淮语气转为无比恳切,“陛下夙兴夜寐,心系万民,方是真正的宵衣旰食,日理万机。
     臣在北地,不过是将陛下仁德之心、富民之策,践行于田间地头而已。
     每思及陛下托付之重,臣唯有竭尽驽钝,不敢有半分懈怠,又何敢言辛苦?”
     “若说臣身上这几两风霜能换来州郡粮丰仓满,换来百姓餐桌上多一碗白面,换来陛下展颜一笑,那便是臣莫大的福分与荣耀。
     臣,唯有感激天恩,愧不敢当。”
     隆庆帝听完当即哈哈大笑,“姜爱卿这番话甚得朕心,爱卿真乃国之栋梁,朕之肱骨!快快平身,赐座!”
     “谢陛下!”
     之后姜淮看向隆庆帝问道,“陛下这是.....”
     隆庆帝的声音比三年前更显温厚,“朕听说你这模型能真磨面,特意让内务府弄了斗麦子试试。”
     姜淮抬头,才发现御案上摆着好几袋面粉,袋口系着不同颜色的丝

第282章 面见圣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