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9章 造出个啥来了[2/2页]

穿越1951 女儿养了一只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你就没想过去见见他?亏得他还念叨你好多回。”廖叔也知道,在李旭东面前提那些政治新秀不好使,还得靠他的老领导来压制他。
     “叔,我这人您还不知道么?为了国家,我每年捐款捐物,也就今年没捐多少,不过这财路我可是指的明明白白的,要是国家赚少了,哪也不关我的事,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我老领导现在也不在位置上,他该修养就好好修养呗。我现在这身份不太适合抛头露面,他老人家本就遭人忌惮,我再一去,他得病半年才能出院。”
     李旭东知道自己的情况,无非就是躲在后面,坚决不当出头鸟呗。
     “你跟我说了有啥用,谁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国富民强,科技发达啊。”廖叔耸了耸肩膀,长期和外国佬打交道,肢体语言和那帮白人学了不少。
     “叔啊,咱国家总不能一直这么斗下去吧?学校不教书,只管政治正确,工厂生产不出好产品,外贸卖不出去,农业生产也是小农经济,大家不出国就没有比较,真正出了国,自己就成了下里巴人,啥啥都跟不上形势。这烂摊子总得有人来收拾不是?”
     李旭东担忧的说道。
     “那倒是不会的,只要军权还在这些老将军手里,你说的这种情况就不会出现。你上次提交的建议和意见你的老领导看了,对你是赞不绝口啊。”廖叔摇了摇头说道。
     “现在民风淳朴,只要军权稳固,上层无非就是收拾几个跳梁小丑罢了。历史是滚动向前的,想要整个民族进步,就不能墨守成规。经济薄弱就发展经济,毕竟咱们还欠着历史的债,那些农民兄弟和那些知青为了响应号召,为国为民贡献了青春。廖叔,这些年知青下放,还一直待在山沟沟里呢?他们现在不吵不闹,将来呢?谁愿意一直离开家里,安心的在乡下、在边疆修理地球?”
     当年说是自愿支援农村建设,其实又有几个是真心愿意去乡下劳动的呢?还不是硬性摊派?有权有势有办法的家庭都把自己的孩子甚至是亲戚六眷安排妥当了,去的不就是那些老实巴交的家长的孩子么?
     “你啊,还是那么偏激!”廖叔对此不是很认同,建设边疆,设立农垦区,这是好事啊。
     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上一代对事物的理解潜移默化的教会了下一代,尤其是很多知识是课本里学不到的,属于家学渊源。也就是说有些事情本就无解,何必去解呢。
     李家的传承不也是如此的么?有什么资格要求别人做得更好更多?谁家的资源不给儿女,给其他家的人?
     车到海子门口,廖叔露了个头,交代了几句,李旭东就很顺利的到了好几年不曾踏足的花厅。还没来得及感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他就被带到一个院子里,秘书指了指虚掩的门说道:“李旭东同志,领导在里面等您。”
     到了李旭东这个地位,见谁他也不怵,他只是有些疑惑,这房间内会是谁呢?
     “哈哈,小李,没想到是我想见你吧?大庆一别,这又十几年了,你这家伙走到哪,哪里就面貌一新,想不想继续发光发热呀?”说话的是现在的计委主任余将军,两人在油田共过一阵事。
     “嘿嘿,领导,您就别高看我了,我这人做点实事还行,搞虚的我不是腿儿。这么些年了,我有些累,怕你们不放心我,我就主动到了四九城。现在我就想把自己的身体养好,安安稳稳的过过自己的小日子。当然,你要是给我个村支书的担子,我会接下来,不过村里的一切事物都要听我的。”
     余将军愣了愣,好半晌才开口对着李旭东说道:“小李,你不是在开玩笑吧?这次石油和黄金涨价,你帮着我们赚回来一个化肥基地和一个轧板厂的资金。你也知道,我们总是要求党内纯洁,某些同志也没有充分信任你,但是这么多次实践,大家对你的忠诚是有目共睹的。你这般大才,去村子里当支书,一个村子才多少人,格局未免太小了。”
     小吗?李旭东不这么认为,平原地带有平原地带的优势,山林有山林的优势,怎么样充分发挥这些地方的优势才是关键,做好了一个村子,可以带动一个乡、一个镇、一个县,甚至是所有同等地形地貌的地域。
     “领导,咱玩不来虚的,一边喊口号一边做事,我这小脑袋瓜忙不过来。咱要不就在四九城边上搞个村子,不拘平原还是山林,我做什么你们别管,大家该集体上工就集体上工,村子里该交的计划内物资我们照样交上去,计划外的物资周边的工厂自行采购,他们不要也没关系,我安排物资出海就是。肉烂了总还在锅里,您是领导,您觉得行,我就干,您觉得不行,那也没关系,我每天钓钓鱼,在院子里种点小菜,再让儿子们补贴一点,够我和京茹生活就行了。实在不行的话,咱也去街道接点糊火柴的工作,这新社会总不会把我们夫妻饿死。”
     余将军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这才说道:“小李,你这是将我的军呐!你家里那么多高科技发卖,你就不想弄点回来交给国家?”
     “交给国家我当然没意见,可是你们不拿物资交换,不派人去学,我也没办法呀!印尼不是我的,也不是我儿子一个人的,大汉国也同样如此。巴黎统委会的红头文件还摆在桌面上,我即使想带过来技术,也绕不开那帮人的追查啊。咱们国家这么多人口,随便派一些大学生出国学习就是了,整天闭门造车,造出个啥来了?”李旭东说话还真是毫无顾忌,敢这么贬低内地制造业的,可能也就他一个了吧。
    喜欢。
  

第249章 造出个啥来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