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亚寒流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张牙舞爪地席卷而来,给华夏北方边境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严寒考验。气温骤降,仿佛瞬间跌入了冰窖一般,温度计上的水银柱急速下降,最终停在了令人咋舌的零下四十度!
在这极寒的环境中,国境线以北五十公里的广袤荒原与密林深处,却隐藏着一股强大的力量——熊国代号“灰熊”的庞大战争机器。它宛如一头沉睡的巨兽,正悄然无声地运转着,散发出令人胆寒的气息。
预警雷达天线在狂风呼啸、暴雪纷飞的恶劣天气中,艰难而缓慢地转动着,如同一只警惕的眼睛,时刻监视着周围的动静。空军基地的跑道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米格战机的轮廓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狰狞,仿佛随时都能腾空而起,呼啸着冲向蓝天。
陆军集结地的帐篷城宛如一座蛰伏的巨兽,静静地盘踞在荒原之上。帐篷内,士兵们严阵以待,他们的身影在帐篷的阴影中若隐若现,透露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气氛。而在铁路枢纽处,一列列军用列车如同钢铁巨兽一般,源源不断地吞吐着各种物资,为这场潜在的战争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持。
这些,无一不是悬在华夏头顶的利刃,它们寒光闪闪,让人不寒而栗。
隶属于华夏特战司令部“雪狼”特战大队的“猎隼”侦察小组,正在执行一项极其重要且高度机密的任务,其代号为“深瞳”。这个小组由三名成员组成,他们各自都有着独特的技能和特点。
组长李铁柱,代号“山魈”,他的脸庞犹如冻土一般粗砺坚硬,透露出坚毅和果敢。他是小组中的核心人物,负责领导整个任务的执行。
通讯员王石头,代号“地鼠”,他性格沉默寡言,但却是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他的背囊里装着一部沉重的仿苏制R105短波电台,这是他们与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工具。
观察手赵小虎,代号“鹰眼”,他去年刚刚从特战队员训练学校毕业,进入特战大队。尽管他是小组中最年轻的成员,但他却拥有着天生的神射手和绘图员的天赋。
他们的装备虽然相对简陋,但却都是熊国的精锐。他们手持的是老旧的53式步骑枪,为了防止在严寒中被冻坏,枪身缠着厚厚的防冻布。此外,他们还缴获了一把M3“黄油枪”冲锋枪,这把枪被巧妙地藏在厚实的羊皮军大衣下,以备不时之需。
除了武器,他们每人都配备了一把磨得锋利的工兵锹,这不仅是他们在山林中开路的工具,也是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自卫武器。此外,他们还携带了指北针、地图、防冻油膏以及仅够五天的压缩干粮,这些都是他们在执行任务时的全部依靠。
与现代高科技装备相比,他们没有夜视仪,也没有卫星通讯设备。然而,他们所拥有的是血肉之躯、钢铁意志以及传承千年的山林智慧。这些宝贵的品质将帮助他们在艰难的任务中克服重重困难,完成使命。
目标:代号“松针”——位于“深瞳”任务区西北角
第825章 风雪猎影:雪狼小组的纵深之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