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824章 双面伎俩与华夏的底线[1/2页]

穿越亮剑:从苍云岭开始 愚拙夫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高卢国、葡国、意国、荷国他们参加“新八国联军”纯粹是他们的墙头草性格和强盗性格使然,他们现在一面和华夏做生意,一面和米国周旋,他们虽然同意了米国共同征讨华夏的意愿,但是,他们有自知之明,他们有心无力,仅有的几千万人口,经不起太大的风浪,一旦损兵折将,正府会瞬间倒台。但他们同意参加联军,是有他们自己的考量,联军对华夏的征讨,如果华夏输了,这些国家可以参加对华夏的群殴,如果华夏赢了,他们只是口头声援而已,可以直接甩锅,反正和华夏做生意,都是贸易赤字,华夏轻易不会丢下这些国家的市场,本来,他们只是受米国的逼迫才参加对华夏的声讨。
     而土国这个国家一直有一个大国梦,他们参加“新八国联军”并非真心实意地要对抗华夏,更多是出于复兴奥斯曼帝国荣光的野心驱动。土国总统盘算着,一旦联军在战场上取得进展,便能趁机攫取地中海沿岸的战略要地或中亚资源,以此提升自身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然而,现实却骨感得令人啼笑皆非——土国的军力看似比高卢国、葡国等国家更为强大,号称拥有数十万精锐陆军以及一支现代化海军。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其经济根基却异常脆弱,高度依赖与华夏的贸易逆差来维持国家的运转。
     国内的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民众对生活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怨声载道。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若贸然投入大量兵力参与战争,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国内的动荡和内乱,甚至有可能重蹈“阿拉伯之春”的覆辙。
     因此,土国在参战问题上表现得极为谨慎。他们表面上积极响应米国的号召,派遣了一支象征性的部队进驻伊叙边境,以显示对米国的支持。但实际上,他们暗中保留了主力部队,并不轻易出动,而是静观局势的发展,等待一个更为明确的时机再进行投机。
     这种做法引起了腐国分析家们的嗤笑和不屑。他们认为土国不过是又一个“梦游帝国”的典型代表——空有野心却缺乏实际的实力支撑,最终恐怕只能沦为米国棋局中的一枚可有可无的炮灰,被随意摆布和利用。
     毕竟,华夏自卫军的铁拳曾让熊国百万大军灰飞烟灭,土国那点家当,在华夏的七全产业链和特种部队面前,无异于螳臂当车。
     与此同时,土国政府内部的派系斗争愈演愈烈,军方强硬派主张趁乱扩张势力,而文官集团则忧心忡忡地警告:一旦贸易逆差断裂,来自华夏的能源进口和工业原料将瞬间枯竭,导致工厂停工、物价飞涨,街头抗议恐升级为全面暴动。
     土国总统在与米国特使的私下会面中,表面上表现得极为热情和友好,满口答应会增派一支强大的装甲旅前往叙利亚边境的联军据点。然而,这不过是他的虚情假意,实际上他只是调动了数百名二线预备役士兵前往该据点驻守。
     这些二线预备役士兵无论从装备还是训练水平来看,都远远无法与真正的装甲旅相提并论。而土国总统的主力部队却依旧像乌龟一样,躲在安卡拉郊外,对外宣称这是所谓的“战略预备”。
     这种明显的骑墙姿态自然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质疑。尤其是腐国的媒体,对土国总统的行为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冷嘲热讽。《泰晤士报》更是直接指出,土国总统的这种做法简直就是“现代版苏丹迷梦”。
     所谓“苏丹迷梦”,指的是土

第824章 双面伎俩与华夏的底线[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