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百万,今年四十五岁,一个标准的中年男人。
如果说人生是一场牌局,那他过去四十五年抓到的,无疑是一手烂牌。他的人生,就是一部浓缩的、充满了血泪的“大夏股民亏损史”。
他二十多岁,意气风发地闯入股市,恰逢世纪初的科技股泡沫,他满仓杀入,然后泡沫破裂,他的人生第一次被“腰斩”。
他三十多岁,不信邪,用攒了好几年的工资加上从亲戚借来的钱,再次投入市场。
他相信“价值投资”,买入当时最被看好的蓝筹股。然后,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让他的资产,连同他的自信,一同跌入了谷底。
他四十岁以后,变得谨小慎微,开始研究各种技术指标,K线图、布林带、MACD,倒背如流。
他每天花费十几个小时复盘,研究财报,甚至会去上市公司门口蹲点,计算进出的货车数量。他自以为掌握了财富的密码,然后,一次又一次地,被资本的巨浪无情拍打。
他追涨,就追在了山顶;他割肉,就割在了地板。他买的股票,永远在他卖出后开始疯涨;他空仓的时候,大盘永远在牛市的路上狂奔。
“股市冥灯”、“反向指标”、“百万(亏得只剩一百万)”,这些都是朋友们私下里给他取的绰号。
他的妻子,因为他炒股亏掉了准备给儿子买婚房的首付,已经和他冷战了半年。他的生活,就像他账户里那条常年绿油油的K线,充满了绝望。
李长夜召开新闻发布会的那天,钱百万正呆坐在电脑前,看着自己持有的那只股票,又是一个跌停。他已经麻木了。账户里仅剩的几万块钱,是他最后的尊严。
当“全球公民红利基金”的消息弹出时,他看着自己账户里突然多出来的那一长串零,第一反应是遇到了诈骗。他反复重启终端,甚至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没有狂喜,而是嚎啕大哭。那是积压了二十多年的委屈、不甘和辛酸的集中爆发。
哭过之后,他看着那个新出现的“星际资产交易所”,鬼使神差地,将自己公民红利里的十分之一,投入了进去。
这是一种源自赌徒的本能,一种“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烧掉”的自毁倾向。
他闭着眼睛,随机地,买入了一家在交易所里代码为“000001”的公司。公司的名字很奇怪,叫“第一推动力”。公司的简介更简单:“为人类文明的前进,提供第一个牛顿的力。”
然后,钱百万就去睡觉了。他想,明天醒来,这笔钱大概率又会缩水一半。无所谓了,反正他已经习惯了。
然而,第二天早上,当他被妻子的尖叫声惊醒时,他看到了此生都难以忘怀的一幕。
交易所的界面,是前所未有的简洁。没有花里胡哨的颜色,只有一种代表着“增长”的、生命力盎然的翠绿色。
没有K线图,因为所有的资产价值,从诞生开始,就从未下跌过。那条代表着他资产总额的线,不是一条曲线,而是一条完美的、45度角上扬的直线。
只用了一个晚上,他投入的钱,翻了十倍。
钱百万懵了。他以为是系统出错了。他颤抖着手,卖掉了“第一推动力”的股票,功勋点数,丝毫不差地,回到了他的账户。
他不信邪。他再次闭上眼睛,随便买了一家名为“张姐的星际菜篮
第351章 牛市速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