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重合。“是声波定位!” 他恍然大悟,“壮族先民把地脉走向编成鼓谱,用铜鼓的声波绘制地脉图 —— 就像现代的声呐探测,只不过他们用的是铜鼓和人脑。”
格桑梅朵突然捂住耳朵。村后的铜鼓洞传来沉闷的轰鸣声,像是有人在敲击巨大的石鼓。她腰间的紫檀念珠开始发烫,串珠间的缝隙里渗出细汗,在地面滴出个又一个小圆点,连成条直线指向山洞。“是南宫家的人!” 她认出这种声波频率,与南宫镜在波斯湾输油管道里用的 “厌胜音” 同源,“他们在敲‘镇煞鼓,想用水声掩盖地脉的震颤 —— 就像用棉被捂住铃铛,不让它发出求救声。”
韦老爹迅速将十二枚铜钱按地支方位摆在铜鼓周围。铜钱刚落地,大铜鼓突然自行震动起来,鼓面的翔鹭纹像是活了过来,在阳光下扑扇着翅膀。“‘十二地支阵能放大鼓声。” 老人递给陆惊鸿两根裹着红绸的鼓槌,槌头嵌着小块和田玉,“玉能聚气,敲在鼓面的‘天脐(铜鼓中央的凸起)上,声音能传到地脉深处 —— 当年侬智高就是用这鼓调兵,三里外的军队都能听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陆惊鸿深吸一口气,按《鼓谱》的节奏敲响铜鼓。第一声鼓响落下,盘阳河的水面突然泛起涟漪,像被投入石子;敲到第三声时,村后的喀斯特山峰传来回声,岩壁上的石缝里渗出细水;当 “醒龙调” 的最后一个音符响起,铜鼓洞的轰鸣声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阵清晰的碎裂声 —— 像是某种金属器物被震断了。
格桑梅朵的念珠突然停止发烫。她往山洞方向跑了几步,回头喊道:“南宫家的‘声波干扰器被震坏了!你看那岩壁,有水珠在往下流,是地脉气恢复流通了!”
陆惊鸿盯着铜鼓上的玉槌头。和田玉吸收了鼓声的震颤,表面竟浮现出淡淡的纹路,与洛书九宫的 “离” 位完全吻合。“这鼓不仅能破阵,还能指路。” 他指着玉槌上的纹路,“鼓声与地脉共振时,玉会记录下能量最强的方向 —— 离位属火,对应南方,正是昆仑山口的方向!”
韦老爹突然指着铜鼓的内侧。鼓腔里刻着几行模糊的壮文,在鼓声的震动下变得清晰:“铜鼓鸣,地脉醒;七星聚,天机明。” 这显然与河洛天机图有关,是壮族先民留下的关键线索。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汽车引擎声。不是村里常见的拖拉机,是辆黑色越野车,车牌被泥浆糊住,但保险杠上的凹痕陆惊鸿很熟悉 —— 那是去年在南海与陈家船只相撞留下的痕迹。“是汉斯的人!” 他迅速将《鼓谱》塞进怀里,“他们比南宫家来得晚,但目标一样 —— 想利用铜鼓的声波定位地脉眼。”
韦老爹将大铜鼓推进榕树下的地窖。地窖的石门上刻着壮族的太阳历,转动门环到 “冬至” 的刻度,石门便自动锁死。“鼓藏在这里,声波测不到。” 老人拍了拍手上的土,“你们快往凤山方向走,那里的‘鸳鸯洞里还有面‘蛙纹鼓,两口鼓合在一起,才能解开‘七星聚的秘密。”
陆惊鸿最后看了眼盘阳河。河水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像条流动的玉带,与铜鼓的声波共振形成奇妙的呼应。他知道,这面雷纹翔鹭鼓只是个开始,真正的考验还在前方,而那些藏在鼓声里的地脉密码,正等着他们用脚步去破译。
格桑梅朵拽了拽他的胳膊,越野车的影子已经出现在村口的山路上。两人钻进晨雾笼罩的玉米地,身后的铜鼓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像句古老的誓言,在喀斯特的群山中久久不散。
喜欢。
第370章 壮族铜鼓?声波共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