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8章 吐故纳新[1/2页]

晋柱 羽林轻骑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马清用人的原则,也正是在这三者交叉点中择人,当然,能力也必不可少。这既是他社会历练积攒的理论总结,也以实践而不断修正完善。
     十二名部司马,六名校尉,加上几位主要的幕僚如主簿方信、参军阿奇、记室杜玄等,在柳树下围坐成一个大致的圆圈。阳光透过稀疏的柳叶,在他们身上洒下跳跃的光斑。
     这六名校尉,皆是跟随马清起家的老班底。
     两名骑兵校尉:王诚,沉稳干练;袁通,魁梧勇猛却略显粗豪。四名步兵校尉:方琦,机敏善战;汪苍,力大沉稳;丁鱼,勇猛直前;蒋宽,百步穿杨。
     十二名部司马中,属于马清老部队的只有五人:祁泰、盖崖、贡玉、查丞、朱越。他们大多出身低微,或是世代军户,或是豪族家奴,脸上带着风霜磨砺出的坚毅,却也难掩对这等文雅场合的些许局促。
     另外七名部司马,则是近期队伍扩编时,从宿卫军系统调拨而来,其中两名骑兵,五名步兵。他们大多来自世家旁支或低级官吏家庭,举止间带着一种不同的气质,此刻正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环境和同僚。
     吐故纳新,马清深知这是保持团队活力的必要手段,只是要尽快让新旧融合,拧成一股绳。
     刘佑站在了众人围坐的圈子中央。他瘦高的身材在柳树的绿荫下更显颀长。微风适时地吹拂起来,撩动他身上那件略显宽大的绿色文士宽衫的衣袂,也卷动着他头上束发的青色纶巾,飘飘然竟真有几分世外高人的飘逸之感。
     他清了清嗓子,目光扫视一圈,开始了他的讲述。随着话语展开,他的双手也自然而然地舞动起来,时而指向身后沉默的土城,时而又激动地指向北岸那一片苍茫的、当年袁绍大军连营的方向,动作幅度虽不大,却充满了感染力。
     “诸位请看!”刘佑的声音抑扬顿挫,试图将众人的思绪拉回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彼时,曹孟德麾下,兵不过万!”他伸出食指,用力地强调着这个数字,“就据守在此城之中!”他的手掌重重地拍向土城方向,仿佛能感受到当年城墙的震颤。“内无隔夜之粮草,外无星火之援兵!真可谓危如累卵,命悬一线!”他的语气充满了对绝境的渲染。
     马清的视线,如同最精密的探照灯,缓缓扫过围坐的每一个人。他不仅要听刘佑讲什么,更要看听众的反应。这是观察下属、了解他们心思的绝佳窗口。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圈子中央的刘佑身上,神情专注。
     主簿方信双手规规矩矩地平放在双膝上,腰背挺得笔直,眼睛一眨不眨,如同最认真的学生。参军阿奇,嘴里习惯性地叼着一根随手拔下的狗尾巴草,草茎随着他咀嚼的动作轻轻晃动,但那双精明的眼珠子却牢牢追随着刘佑的手势。记室杜玄则是不停地微微点头,嘴唇无声地翕动。
     在六名校尉和十二名部司马中,那七名新调来的宿卫军部司马,显然对这段历史有所涉猎。他们时而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时而又会因刘佑讲到某个细节而忍不住低声插上一两句自己的见解或补充,声音虽轻,但在相对安静的场合仍清晰可闻:
     “确是如此,许攸叛逃,乃致命一击。”汪苍麾下的步兵部司马周义冲刘佑说了一句。然后他转过头,鼓着他那双距离隔得远远的小眼睛看着其他人。
第38章 吐故纳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