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便到了牛栏庄。
这京师附近的村镇基本上都很大,而张书缘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进到村落,张书缘也没费力,很快的就打听到了中州书社的位置。
找到了位置后,张书缘也没进去,反而是随意的找了间茶肆,向当地人打听中州书社的事了。
一提起书社,这茶肆的老板就兴致勃勃的说了起来,一点也没在意是不是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
当然了,这在店老板的眼里,中州书社可是一大好事。
据他所说,自上个月开始,就有一大官跑到了这里,花费了三百两银子买下了不远处的院子不说,更是没过两日就放出了话来,可免费教村子里的孩童读书!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读书是一件十分难得且可贵的事情,更别提是有人免费教授了。
“是吗?那老板可知,那书社的先生都是哪里人?”
“哎呀,老爷,这书社里的先生那可是太多了,就小老儿来说,每天光能看到的就有十三位之多!而且听村里的人说,那些先生可好了,不但免费教孩子们读书,更是会出钱赠给那些极贫之家……”
经过了一番打听,张书缘便就发现,这吴应箕自己还真没看错,跟他玩的人也没差到哪儿去。
在茶肆坐了两刻钟后,吴应箕便带着一大票人呼呼啦啦的到了。
“卑职参见大人!”
到了地方后,吴应箕第一时间便瞧见了张书缘的队伍,虽然不远处的那群人没穿着官服,但吴应箕却是眼尖的很,认出了其中的不少人。
“恩,吴郎中可收拾妥当了?”
“启禀阁部,卑职并无甚收拾的,只带了几位书社成员。”
吴应箕说着,便就向张书缘开始介绍了书社的人员了。
“大人,这是我知交好友陈定生、侯方域、冒辟疆、以及秦淮名士钱澄之、杜濬等人……”
吴应箕是介绍了一大堆人,但总的来说其书社的核心是以明季四公子为主,秦淮名士为辅的结构。
“哦,原来是有四公子之称的诸位啊。”
听陈定生等人的名字,张书缘瞬间就想起了方以智为首的明季四公子。
“学生参见阁部大人!”
陈定生等人旋即一一拜见,那身子躬的很低,就仿佛他张书缘是皇帝一般。
说实在的,若不是张书缘的话,就他们这些人是说什么都不可能会来京城的,因为他们的科举大多不被承认,而那具体原因自然是因复社的事给闹的。
接受众人的一一见礼后,张书缘也没废话,更没有进书院查看,直接了当的命令吴应箕带上这些人及书院里的刊印设备就向天津卫出发了。
……
行进在路上,张书缘也没少跟吴应箕等才子相谈,可谈了半天他却发现,这群人还是处在老毛病上。
对此,张书缘便就与他们推心置腹的论道了起来,所说的内容全都是“实践出真理”的路子。
经过这一路的“闲谈”陈定生等人也对张书缘佩服了起来,更是在心地里想,自己能否按照他这一套搞出一份“治国平天下”的政策来?
看着他们一个个的是若有所思,张书缘也没去管他们,反而是一抽马鞭加速跑了起来……
经过半天多的疾驰,最终在临近下午的酉时二刻抵达了天津城。
而此时的天津城的规模甚是庞大,虽然远不及后世的五分之一,但其密度在这个时代也是数一数二的存在。
城内河道水利川流而过,船夫沿河道做着拉客的生意,岸上道路商贩叫卖之音是此起彼伏。
带着众人在城中逛了一圈后,张书缘便得到了两个信息,一是这天津卫的船舶产业十分发达,二是商业繁荣巨贾甚多。
说实在的,若眼下没有后金的虎视眈眈的话,这天津地区的繁华度是要再上一层楼的,甚至都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江南!
但可惜,天津处于边关地带,其承担的防务压力很是不小,不但要起到从海上拱卫京师的作用,更要为京师运送一系列的物资寄养。
带着人又逛了两圈,张书缘也没决定去天津卫的行政驻地,反而是想着先晾晾这里的地方官再说,顺带也等等温体仁和他的巡银局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此时的天津卫,自清雍正九年以前都是处于军士建制管辖的状态,没有设立任何府县,民事由隔壁的静海县、武清县分管。
所以,在此地能被称得上一言九鼎的人,只有天津卫的指挥佥事殷尚质!
而这殷尚质史书记载,他在天津拥有着“青天”的称号,其结局也是在大战中身亡。
让属下在城中打听了一番近日从京师来的官员后,很快张书缘便就见到了户部的孙居相。
“阁部大人一路劳顿,下官已在店中备了酒宴。”
孙居相早就是想到了张书缘会亲自过来,毕竟这桩政务可是连带着他的身家性命,是说什么都要打好第一枪的。
“恩,辛苦孙侍郎了。”
“下官不敢言苦,只是比阁部早些到而已,所以便就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呵呵,这话说的,我司的里的人要是有你这般,那我可就省事太多了。”
张书缘是摇头苦笑,的确,商业司内的人,除了解学龙那三个东浙二党的人外,其余人大多跟那机器人差不多,一点自主想法都没有。
“是…大人教训的是……”
听到自家上司这么说了,一众主事便就红了脸。
“哼,道歉干嘛?还不快去收拾文书进堂?”
“孙侍郎见笑了。”
“大人说笑了,贵司之人大多刚刚入仕,这再过些时日就好了。大人请。”
这能名垂青史的人,大多办事都不会太差,而孙居相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有着交好的私心。
“好,请……”
两人就这样寒暄着走入了客栈,独留毕际壮在门外指挥众人忙活。
喜欢。
第248章 抵达天津[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