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节目邀请了社会学家,也有法学专家写出长篇评论,但谁也没有一个“能令人安心”的答案。
——因为这不是一个“可以被解决”的故事。
案件的真相已定,但创口无法缝合。
审判当天晚上,公安厅官方微博发布了落案通报,并附上一句简单的备注:
“六十七人离世,家属至今未能安眠。我们必须反思。”
这条微博转发了八十多万次,其中一条评论被顶到了第一:
“如果恶有名字,它不会叫李兆辉,它叫‘无人看见。”
?
晚上九点三十分。
江州市公安局大院,刑侦支队灯火依旧。程望坐在办公室,桌上堆着未办结的失踪人员调查补录文件。
他没有离开。他不习惯在审判日当天回家。
他知道,那些案卷虽然已封存,但在他心里,还有无数声音未曾沉寂。
林啸敲门走进来,手里端着两碗泡面。
“吃点吧。”他轻声说。
程望没接,只是问了一句:“山口村那边的家属安排好了吗?”
“嗯。市民政给了一笔专项救助金。两个孤儿安置进了公益机构,那个老太太……还不肯走。她说要再去儿子的坟头看看。”
程望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你说他到底是怎么变成那样的?”林啸轻声问,“他又不是天生杀人机器,他小时候成绩挺好,工地也踏实干过几年。”
程望没有立刻回答。他看着泡面上升腾的白气,像是回到十多年前他初次进刑警队那年,第一次见到尸体的夜晚。
“人不是一夜之间变成恶魔的。”他低声说,“他们是一次次被放弃后,才学会对人命也放弃。”
“可我们总得抓住他们。”林啸说。
“是。”程望说,“因为我们不能放弃别人,也不能放弃我们自己。”
他们就那样吃着泡面,没有开灯,只有电脑屏幕的光一闪一闪,像是一束不稳定的命运手电,在黑夜里摇晃前行。
五天后,执行死刑的命令下达。
李兆辉没有上诉,也没有要求见亲属。他只留下一句话,让看守员带话给程望:
“有时候,我真希望有人能早点把我抓住。”
程望听完,只说了一句:“太晚了。”
他站在审讯室门前良久,直到有人来叫他——
他抬起头,那眼神里的沉重像压了一整个刑侦部的灰。
但他终究没有停下脚步。
他知道,只要还在岗位上,他必须往前走。
因为这世界上还有太多“没有早点被抓住”的人。
而他,就是那个必须第一个到场、最后一个离开的刑警。
喜欢。
第61章 夜行者(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