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1章 夜行者(一)[2/2页]

刑侦档案:破案先锋 快乐的小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死前大概率受到了长时间极度恐惧的刺激,很可能是被活活吓死的。”
     “孩子?”程望问,声音低沉。
     叶澜沉默了两秒,眼神中透着不忍,说:“无直接外伤,死因初判为心源性猝死。但眼睑下翻,眼白充血,我怀疑死前受到了长时间心理极度恐惧的刺激。他被活活吓死的。”
     程望缓缓走到床边,俯下身仔细查看尸体摆放方式。他发现,尸体双手放胸前,衣服被刻意理顺,枕头摆放对称,连覆盖脸部的毛巾也是等距离地盖在鼻梁上。
     “这不像是慌乱的临时作案。凶手对死者有一种近乎‘敬意的处理方式,同时又显出某种强烈的控制欲。”程望一边说着,一边继续观察。
     “床铺无翻动痕迹,说明不是挣扎中死亡,而是死后摆放。现场没有打斗痕迹,三人可能都被单独制服。”他站起来,目光锐利地扫向屋角,“窗户从内反锁,门也没撬动,说明他有钥匙或者是受害人信任之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未必。”叶澜一边记录一边道,“后门锁芯有轻微划痕,是被修复过的老式门,技术开锁不是难事。”
     “现场有没有财物流失?”程望问。
     “初步看,没有。现金、首饰、手机都还在。”叶澜回答。
     程望走出卧室,顺着走廊来到厨房。他看到灶台干净,锅碗摆放整齐。他拉开冰箱,冷藏室还有剩饭,热水壶未用。
     他仔细查看了各个房间,现金和首饰都在显眼位置,没有被翻动寻找的迹象,手机也都还在原位。如果是抢劫,通常会翻箱倒柜寻找财物,而这里一切都显得过于规整,所以初步判断不是抢劫动机。
     “受害人身份查清了吗?”他问身后的民警。
     民警一边说着,一边递上初步调查的资料,“男主人叫王友生,四十岁,做木匠活,常年在村里接修修补补的小活;女的叫李月红,在镇上做缝纫;孩子叫王一丁,今年七岁,上一年级。”
     “有没有仇家?债务?”
     “我们除了问村干部,还走访了周边邻居,也翻查了这家人近几年的生活记录,确实没发现和人有明显矛盾或者债务纠纷。”民警回答道。
     程望微微点头,走到客厅,望着那面墙上斜挂的老照片。照片上,一家三口在河边笑得灿烂,小男孩高举风筝,父母站在他身后。
     “照片有灰。”他忽然说。
     叶澜抬头,疑惑地问:“什么?”
     “这张照片有一层灰。”他抬手指着墙角,“这意味着凶手没有动它。也就是说,他不在乎是否留下痕迹。”
     “或者他从不认为自己会被抓到。”叶澜道。
     “从目前判断,这不是第一起。”程望淡淡地说,“作案手法太熟练了。尸体摆放、杀人顺序、时间控制……他知道该怎么处理每一个步骤,也知道如何离开。”
     “你觉得是连环?”
     “查过去三年,本市及周边市区类似手法的命案。尤其是:一家多人遇害、床上死亡、尸体被摆放整齐、女性有性侵痕迹、孩子死亡时间疑似非暴力。”他顿了顿,扫视整个房间,“这起案子,不会是偶发。”
     两小时后,现场初步勘查结束。法医提取检材移交检验,侦技科调取周边监控。在村道口的电线杆下,发现两个烟蒂、一小块泥地脚印,但很浅,无法比对鞋底。
     程望站在门口,望着晨光穿透稻田,一条狗在远处狂吠。
     他知道,真正的黑夜不是昨晚那场杀戮,而是那个人还没停止他的旅程。这个夜行者,仍在路上。
     他回过头,取出手机拨出一个号码:“江州市局,请报告市刑侦总队,申请成立专案组——目标是一起可能已持续三年,具有持续作案能力与残忍倾向的流窜型连环杀人案。”
     “我是程望,我来主办这个案子。”
    喜欢。
  

第61章 夜行者(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