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电台在放《涛声依旧》,电流杂音里偶尔漏出一两声曦江航运船的汽笛。
陈东莱摇下半边车窗,江北机场的柏油味早被江风刮净,现在灌进来的是老火车站呛人的煤烟,混着沿街叫卖醪糟汤圆的老汉呵出的白气。
他不禁细细思索起来:前世自己紧跟在王藏锋身后,与江自流的交集并不多。对于江自流这位治世长才的印象不是很深。只知道他似乎在九十年代中期担任过一段时间的省建设厅厅长,是省里年富力强的中坚干部。
然而运气不佳,由于巴州派的大后台齐建国轰然倒台,陆茫茫也被调到了外省,因此江自流始终找不到再进一步门路,就这么在正厅级的位置上兜兜转转,甚至做过一任平坝州委书记,依旧不得寸进。
直到临退休前,他才被一位年仅五十岁便担任江安省委书记、并在后世名扬天下的改革系大领导看中,提拔为汇川大学党委书记,解决了副部级待遇。才算是功德圆满。
“东莱?陈东莱!怎么这时候神游天外去了?”
江自流透过后视镜,见小秘书双目无神,一整副心神不属的样子,心下不禁有些气恼。“你意下如何?项目有可行性吗?”
车拐进了一个岔路口,街口苏联式钟楼在夜色中只剩个剪影。霓虹灯管拼出的“建设摩托”广告牌忽明忽暗,红光漫进车厢。
老蔡突然急刹——一群穿棉睡衣的女人正横穿马路,她们怀里抱着蜂窝煤,黑脸上两点眼白在车灯里一闪,旋即被巷口的黑暗吞没。
车辆一阵颠簸,这才打断了陈东莱远走的思绪:“市长,对于汇川而言,轻轨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公共交通方式。不论是对市政府、还是对市民,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汇川地质条件特殊,溶洞、暗河和软土地基易引发塌方、渗水等安全隐患,而密集的城区建筑和地下管线又导致拆迁协调困难、工期延长。而且地铁运营也受陡坡弯道限制,列车需更强的爬坡能力,维护成本较高,部分郊区线路还可能因客流量不足而影响经济效益。”
“总体而言,自然条件和技术挑战使重庆地铁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报慢。如果使用轻轨的话,不仅投入成本会降低不少,就连运营和维护也更加方便。”
见到陈东莱认真予以回应并说出了理论依据,江自流这才满意:“汇川作为典型的山城,多山地、陡坡和峡谷,施工中需频繁穿山架桥或深挖隧道,绝对会大幅增加技术难度和造价!地铁单公里成本可达平原城市的二到三倍。如果只是建轻轨,建设成本基本与平原城市齐平。”
汇川本就是山地起高楼,城市建设成本高的吓人,不论是道路还是桥梁,建设成本基本都要比一般城市高得多。若非当年三线建设时,国家不计成本在巴蜀地区投资,汇川今天的城市面貌绝对不会像今天这般。
既然提到了资金来源问题,陈东莱心想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把话挑明,于是他果断地开口问道:“如果要把轻轨从江北机场修到江安门广场,大概需要耗费多少预算呢?”
听到这个问题,江自流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尴尬和窘迫,他犹豫了一下,然后缓缓说道:“根据
第445章 资金缺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