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使!34;
秦王目光如电,扫向四方,右手已按上腰间宝剑,沉声道:34;诸位父老,秦国兴亡,系于尔等。谁若信逆贼之言,便是与寡人为敌,与先祖为敌!寡人在位一日,秦法犹在。忠者赏,逆者诛,天地可鉴!34;
成蟜与秦王目光交汇,如两头争雄的猛虎,谁也不肯退让半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王兄,你且看这些民夫,眼中已无敬畏之色。34;成蟜手握玉节,微昂其首,居高临下地注视秦王,眉宇间透着胜券在握的神采,34;大局已定,王兄若有后着,不妨尽数施展。34;
随着话音落下,成蟜眸中闪过一丝难掩的傲意,那种志在必得的神情如同锋芒初露。他立于马上,缓缓解下腰间玉佩,举向天际,似在告慰先祖。这一刻,他身上的从容自制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张扬的骄傲,如同猎人在猎物垂死挣扎时便已开始庆祝。
34;先王在上,儿今日废暴立贤,为秦国开太平之世!34;成蟜高声宣告,声震四野,意气风发。他的目光扫视战场,仿佛已在想象自己登基称王的场景,竟忘了敌人尚未真正臣服。
李明衍看到这一幕,心头猛然一震。这位少年尽管才智过人,却终究缺乏成熟的城府和耐性,在胜利在望时过早暴露本性。
秦王眼中闪过一丝寒芒,似已看透成蟜急切的本性。他目光沉静,正欲开口,却见李明衍突然步出。
34;且慢!34;李明衍高声道,走至两军之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这突然出言的水官身上,连成蟜也因这意外变故而收敛了得意之色:34;你是何人,竟敢干预王室之争?34;
34;在下李明衍,乃修渠水官。34;李明衍拱手行礼,却毫不退缩,34;有一事相告!34;
他转向民夫们,指向四周渠道:34;诸位父老看清楚,此地乃渠道低洼处。若两军交战,或工程骤停,必生大患!34;
秦王目光如炬,忽然开口:34;李水官,北侧十里外的支流,可有堤岸?34;
李明衍会意,高声道:34;正是!北侧堤岸若决,水势可灌满整段渠道!34;
秦王凝视成蟜,声如寒铁:34;成蟜听令,若汝再进一步,寡人立即命人决开北堤!到时渠中所有人,无论王族将士还是黎民百姓,皆将葬身水底!34;
此言一出,两军将士无不色变。这是秦王的背水一战,宁可玉石俱焚也不容叛逆得逞!
34;王兄岂敢如此!34;成蟜面色骤变,惊呼道,34;你向来自诩爱民如子,怎会做出此等事来?34;
34;寡人宁可毁渠,也不容汝毁国!34;秦王目光如电,转向身后蒙武,34;蒙将军,传寡人将令,若成蟜军前进一步,立即派精兵掘开北堤,以水灌渠!34;
蒙武单膝跪地:34;臣领王命!34;
成蟜闻言,面色阴晴不定。他的谋划本已周密,太后、宗室、贵族尽在掌握,边关大军被调离,咸阳禁军已被收买,朝中老臣被软禁,甚至连民心所向都已算计。他原以为自己算无遗策,掌控全局,却不料在这偏僻工地上,被一个在他眼中不值一提的水官牵制。那些精于政治、军事的谋士们,无人提醒他考虑工程地势的险要,眼下竟成了可以左右大局的破绽。
34;一个小小水官,也敢乱我大计?34;成蟜心中怒火中烧,却又不敢轻举妄动。他环视四周,突然意识到自己身处渠底,若真决堤,确实凶多吉少。在这渠道设计面前,他的千军万马竟成了困兽,被制于人。
两军对峙,一时间陷入僵局。
李明衍余光扫过远处的渠道,忽见郑国正站在民夫之中,眼神复杂地望着这一幕。老者脸上既有惊讶,又有某种难以言表的情绪。
正当双方僵持不下之际,远方突然传来隆隆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响。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去,只见远处尘土飞扬,一支庞大的军队正在急速接近,旌旗猎猎,气势如虹。
成蟜望向远方,先是一怔,继而脸上泛起狂喜之色,仿佛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转向秦王,语气中充满胜利者的骄傲,34;咸阳事情定矣!王兄,你的时代已经结束了!34;
秦王却依然面不改色,仿佛早已料到这一切。李明衍心中暗叹,在这关键时刻,这位少年君主依然保持着惊人的镇定。
远方的军队越来越近,烟尘滚滚,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将被这支浩荡的队伍所席卷。成蟜意气风发,如同已经看到了登上王位的光辉未来;而秦王嬴政则安静地站立着,等待着命运最后的裁决......
喜欢。
第33章 潜蛟斗真龙(中)[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