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深夜书房,台灯暖黄。38岁的“我”刚结束一个跨国视频会议,揉着眉心准备关电脑时,屏幕突然弹出一个陌生窗口——28岁的“我”穿着十年前那件洗褪色的格子衬衫,正举着刚打印的托业真题,一脸纠结地坐在工位上。)
28岁的我:(对着空气嘟囔)到底考托业还是雅思啊……同事说托业简单,可又怕含金量不够;雅思听起来厉害,但听说写作要写议论文,我都快忘了议论文怎么写了……
(屏幕里的人影动了动,38岁的“我”端起茶杯,轻笑出声。)
38岁的我:还在纠结呢?十年前的这个晚上,你就是对着这张托业真题发呆到十点半。
28岁的我:(吓了一跳,凑近屏幕)你是谁?怎么知道……
38岁的我:我是十年后的你。现在在新加坡的分公司办公室,刚跟纽约的团队开完会。桌上还放着你当年纠结半天后考的托业成绩单复印件呢。
28岁的我:(眼睛亮起来)那我最后选了哪个?考得怎么样?
38岁的我:托业。890分。不算顶尖,但够你进那家德企的采购部了。
28岁的我:(松了口气又皱起眉)果然选了托业啊……可我总觉得不甘心。雅思多“高级”啊,万一以后想出国进修呢?托业成绩才两年有效期,到时候不就白费功夫了?
38岁的我:(指尖敲了敲桌面)你当时是不是总想着“万一”?万一要移民呢?万一公司派我去海外分部呢?所以觉得考雅思更“保险”?
28岁的我:对啊!我都工作五年了,英语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托业只考听力阅读,听起来像在走捷径,可雅思能证明真本事啊。你看咱们部门那个海归经理,雅思7.5,说话跟BBC播音员似的,多厉害。
38岁的我:(笑)你以为我现在说话像BBC播音员?恰恰相反,我上周在伦敦总部做汇报,开场白说的是“麻烦您说慢点儿好吗?我听力没阅读好”。
28岁的我:(愣住)啊?那你当年考雅思不就好了?至少听力能练得厉害点。
38岁的我:可你当年根本没精力练听力啊。那时候你刚接了个紧急项目,每天加班到九点,回家只想瘫着。托业的听力题里,全是“下周一的会议改到周三”“这份订单需要加急”这种话,你通勤时用耳机听两句,周末做两套题,一个月就够了。要是考雅思,光口语就得找外教练,写作还得背模板,你哪来的时间?
(28岁的我低头看了看桌上的日程表,密密麻麻的待办事项里,确实插不进“雅思口语课”的时间。)
28岁的我:可……托业真的够用吗?我听说有些大公司不认托业的。
38岁的我:(起身从文件柜里抽出一份简历)你看,这是你35岁时跳槽的简历,“托业890分”后面跟着一行小字:主导过3次跨国供应商谈判,独立完成50+份英文合同审核。比起分数,公司更在意你用英语干成了什么事。但当年要是没有那个托业成绩,你连那家德企的面试都进不了——他们HR筛选简历时,就认托业分数卡人。
28岁的我:(小声)可我还是觉得,考雅思更能“提升自己”。托业那些题太简单了,都是选择题,练不出真本事。
38岁的我:(突然严肃)你以为“提升自己”是考个高分就完了?我现在能跟客户用英语争执,不是因为当年做了多少题,是因为30岁那年,你第一次独立跟德国供应商视频谈判,对方说“你们的交货期太长了”,你慌得差点说不出话,只能硬着头皮说“我查一下生产计划再回复您”。挂了电话你对着镜子练了十遍怎么反驳,那才是真提升。
(28岁的我沉默了,想起上周和外国客户打电话时,对方说“价格太高”,自己只会说“好的,我明白”,挂了电话才想起该说“我们可以调整付款方式”。)
38岁的我:(
第808章 。要不要考托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