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语气软下来)其实你当时真正怕的,不是托业不够用,是怕“选了容易的路,以后会后悔”。对不对?
     28岁的我:(点头)嗯。我总觉得,选难的路更“正确”。就像上学时老师说的,不能怕吃苦。
     38岁的我:(拿起桌上的马克杯,杯身上印着“2028年新加坡马拉松完赛纪念”)你30岁那年,报了全程马拉松,练到膝盖积水也没放弃,最后跑完全程,却因为恢复不好,接下来半年都没法跑步。后来你才明白,有些“难”是没必要的。就像现在,你选托业不是偷懒,是因为它刚好能解决你眼前的问题——拿到面试门票,而你当时最缺的就是时间。
     28岁的我:(抬头)那……如果我当时选了雅思呢?会怎么样?
     38岁的我:(想了想)你可能会花三个月备考,每天少睡两小时,最后考个6.5分。进了公司后发现,日常工作里根本用不上雅思作文里的“环境保护”“教育公平”,反而总在纠结“询价单”怎么说。然后到了32岁,公司有个去马来西亚分部的机会,要求雅思7分,你还得再考一次——因为第一次的成绩早过期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8岁的我掰着手指算:三个月备考,加上成绩有效期两年,好像确实不划算。)
     28岁的我:可托业成绩过期后,我岂不是又“无证可考”了?
     38岁的我:(打开电脑里的文件夹)你看,33岁那年,你考了托业920分。不是因为成绩过期,是因为你想竞聘部门经理,需要更漂亮的分数证明自己。那时候你已经有了三年涉外工作经验,听力里的商务术语一听就懂,阅读里的报表数据扫一眼就明白,复习两周就考了高分。这时候的托业分数,才真正反映了你的能力,而不是突击背题的结果。
     28岁的我:(眼睛发亮)所以,考托业不是终点,是起点?
     38岁的我:对。就像你当年学开车,先考科目一拿到理论证,才能上路练车。托业就是你的“理论证”,让你有机会进那个能练“真车”的环境。至于雅思,就像考赛车驾照,等你真的需要开赛车了,再考也不迟。
     (28岁的我拿起桌上的托业真题,突然觉得那些“下周一会议改期”的题目顺眼多了。)
     28岁的我:那……我38岁的时候,英语应该很好了吧?能像电影里那样流利对话吗?
     38岁的我:(笑着摇头)上个月在东京出差,跟客户吃饭时想说“这道菜很入味”,想了半天说的是“这菜味道很重”,客户笑着纠正我是“调味很到位”。现在的我,还是会说错话,但再也不怕说错了。你知道吗?比起“说得对”,职场里更重要的是“敢去说”。
     28岁的我:(突然想起什么)对了!我一直担心,十年后会不会后悔“当年没逼自己一把考雅思”?
     38岁的我:(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摩天轮)你看那摩天轮,每个座舱都有自己的轨道。你选托业,就像选了离地面近的座舱,能稳稳当当看到眼前的风景;要是选了雅思,就像选了最高点的座舱,能看到更远的地方,但也得承受更大的晃动。没有对错,只有适不适合当时的你。
     (屏幕里的光线渐渐暗下来,28岁的我手里还捏着托业真题,耳边传来38岁的声音,像在说给十年前的自己听。)
     38岁的我:别纠结了。明天上班路上,听听托业听力里的电话留言吧。十年后的你,正用着当年练出来的耳朵,听着纽约同事说“下周五的截止日期能不能延后”呢。
     (屏幕闪了闪,恢复成漆黑的电脑桌面。28岁的我关掉电脑,拿起手机点开音频APP,第一句话就是:“您好,我是采购部的约翰逊,打电话是想确认一下交货日期……”
     窗外的月光落在真题册上,28岁的我笑了笑,在扉页写下:“先拿到门票,再练习奔跑。”
    喜欢。
  

第808章 。要不要考托业[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