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秘陵第四层比前面三层都冷。
     石壁上的烛火被风压得极低,像一条在暗潮里挣扎的赤鲤。
     乾隆立在“罪己诏”前,龙袍下摆沾了墨,也沾了方才晴格格替他拂泪时留下的胭脂色。那胭脂太艳,反倒衬得他面色如灰。
     “皇上。”晴格格第三次开口,声音轻得仿佛怕惊动墙上的影子,“子时已过,再往下走,便是‘听雪井——娘娘说,您若执意,她就只能在那里等。”
     乾隆没回头,只抬手,指尖沿着诏书最后一行“退位让贤”的沟壑慢慢描。墨迹未干,描一次,便多一道血痕似的红。
     “朕记得,她第一次吹《杏花天影》,是在雍正五年的春夜。”
     他声音哑得像锈铁刮过瓷,“那时朕才十四,躲在养心殿屏风后,看她一身素衣,鬓边别着一枝刚折的杏。皇阿玛听得入神,连朕打翻了茶盏都没责罚。”
     晴格格垂眼。她当然记得——那一夜,先帝龙心大悦,当即赐婚;而景娴娘娘却在回廊尽头,把刚摘的杏花揉碎在掌心,指缝间滴下的,分不清是花汁还是泪。
     “走吧。”乾隆终于转身,眼底血丝织成一张网,“再不下去,她该等急了。”
     “听雪井”其实是一间凿空的冰窖。
     四壁嵌着整块蓝田玉,玉脉里冻着旧年的雪,人一踏进去,呼吸便结成细碎的霜。景娴的笛声从井底浮上来,像一条不肯沉的银鱼,在梁木间绕了又绕。
     乾隆立在井沿,垂目。
     井下无灯,却泛着青白的光——那是景娴的笛,通体羊脂,尾端系着半枚缺月形的玉。笛身横在冰上,每响一声,便有一片杏花从虚无里生出,又转瞬被寒气冻作琉璃。
     “你来了。”
     笛声忽止,景娴的声音从井底升起,却比笛声还轻,“诏书,你看了?”
     乾隆点头,喉结滚动,却发不出声。
     “那就好。”景娴笑了一下,像雪里突然绽开的一粒火星,“我替你守了三十年的门,如今只剩最后一成灵力,刚好够问一句——”
     她顿了顿,笛尾玉光忽暗,仿佛下一瞬就要碎。
     “弘历,你肯不肯认?”
     冰窖静得能听见雪落。
     乾隆的掌心贴在井栏,寒气顺着纹路钻进骨缝,他却觉得烫。三十年前,也是这样的冷——乾清宫檐角滴水成冰,他站在阶前,看她仰头饮尽鸩酒,最后一粒血珠挂在唇角,像不肯坠的晨星。
     那时他想说的话太多,最终却只挤出一句:“朕……不得不赐。”
     景娴当时笑了,指尖沾血,在他袖口点下一粒朱砂:“无妨,你欠我的,来世再还。”
     如今,来世没来,她先来了。
     “朕认。”
     乾隆终于出声,嗓音像被冰碴割过,“朕得位不正,负你,负天下。你要的诏书,朕即刻昭告四海;你要的命——”
     他解下腰间九龙佩,玉声琅然,“也拿去。”
     井底忽起一阵风。
     杏花被

第4章 乾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