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清明后一日,京师微雨。
     雨脚如丝,将紫禁城的丹墀碧瓦洗得澄亮,却洗不去城北三十里昌平黄土岗上那一层旧雪。雪下是冻土,冻土下是三十年前随军北上的老弗爷——箫剑的义父、晴儿的恩人,也是当年在济南府大牢里替徐知远挡过一箭的“活判官”。
     辰正,两骑一车悄悄出了神武门。
     箫剑骑马,晴儿坐车,小燕子换了男装,裹着一件青布斗篷,怀里抱着个红漆食盒——里头是昨夜她和晴儿连夜蒸的玫瑰松子糕、一瓮新腌的雪里蕻,还有永琪从御膳房偷带出来的一壶“梨花白”。
     永琪与尔泰押后,各乘一骑,俱未着官服,只在腰间悬一枚孝字玉佩,像四滴墨,滴在灰蒙蒙的雨幕里。
     黄土岗无碑。
     老弗爷临终有言:“我一生判人无数,死后不必再立碑,免得又被翻旧账。”于是只垒一石桌、埋一酒瓮,上植一株野杏。
     此刻杏花初绽,雨里粉白成阵,像旧日牢墙上剥落的石灰,又像老弗爷临终前吐出的那口带血的唾沫——带着铁锈味,却仍是热的。
     箫剑下马,先以袖口拭石桌。
     石面冰凉,一道裂痕自左及右,像当年济南府大牢门上的铁锁印。
     晴儿摆开祭品,小燕子却抢先跪了下去,额头抵着湿土,声音混在雨里,听不出是哭还是笑:
     “老弗爷,我偷您坟头杏花了!您要怪就怪,别托梦给尔泰,他如今怕鬼。”
     尔泰闻言,低头咳嗽一声,耳尖微红。
     永琪把马缰往臂上一缠,也跪,却只是叩了三个头,低声道:“老弗爷,孙子回来了。”
     箫剑最后跪。
     他从怀里摸出两样东西:
     一把短剑——剑身寸寸龟裂,剑脊上刻着“知远”二字;
     一封旧信——正是前日徐知远那封“旧案已销”的飞递。
     他把剑横放石桌,把信压在剑下,像压下一纸生死状。
     “姨外祖母,”他声音嘶哑,“您当年说,‘若有一日,朝廷肯用你,便是你替天下流的第一滴血。今日朝廷用了,我却不知这血该往哪里流。”
     雨忽然密了,打在剑身上,叮叮当当,像老弗爷在牢里敲铁栅。
     晴儿撑开油纸伞,替他挡雨,却被他轻轻推开

第288章 扫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