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可轻易覆灭兄长,一统吐谷浑,却不利于我等。”
     吐谷浑持续内乱、无暇侵扰边境,方才最好。
     倘若一统,稍作休整,便是一大劲敌。
     “是!”唐检连忙打消念头。
     王寅虎倏然开口:“也不知这两位汗王,谁将得胜。”
     唐检不假思索:“自是慕容承泰。”
     “此人虽不占嫡长,也无母家扶持,却有勇有谋,礼贤下士,用人不拘一格。”
     “假以时日,慕容承瑞绝非对手。”
     高楷望向窗外,微微点头:“且让其等内乱,派奉宸司校尉关注便可。”
     “当下,早日攻取京畿道,拿下长安要紧。”
     “是!”
     ……
     话分两头,京畿道、长安城、齐王府。
     满城文武汇聚一堂,这齐王府前院,俨然成了太极殿。
     董澄高坐御榻,沉声发哦:“高楷僭越国公之位,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诸位可有良策将他覆灭?”
     卢思管拱手道:“大王勿忧。”
     “高楷虽坐拥四道,却并非稳如泰山。”
     “我等正可分化拉拢,合力共击!”
     “哦?”董澄面露惊讶,“卢卿有何妙计?”
     卢思管口若悬河:“依微臣看来,高楷麾下四道,群敌环伺。”
     “以北,有突厥盘踞;以西,有吐谷浑掣肘。”
     “往南,有占据山南东、黔中二道的楚王萧宪。”
     “往东,便是京畿道与关内道。”
     “大王不妨派人出使,与各方达成友盟,共同抗击高楷。”
     “此计甚妙!”董澄大笑一声,“便如此行事。”
     “且慢!”王宗仁劝阻道,“高楷虽有群敌环伺,却大多分心他顾,或自顾不暇,不可一概而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董澄笑意稍敛:“宗仁有何高见?”
     王宗仁侃侃而谈:“突厥虽然势大,却图谋河东、京畿这等膏腴之地,不思南迁,暂且与高楷秋毫无犯。”
     “吐谷浑兵强马壮,却已是昨日黄花。南北两位汗王征战不休,与高楷交好尚且来不及,怎会出兵进犯?”
     董澄微露不悦:“依你之见,莫非只能坐视高楷壮大,而束手无策?”
     “非也!”王宗仁摇头,“若要牵制高楷,只能与楚王萧宪、魏帝石重胤二人结盟。”
     萧宪出身簪缨世族——兰陵萧氏,本为荆州刺史,趁天下大乱,聚众斩杀山南东道节度使,攻取全道十八州。
     又派兵占据黔中道十五州,坐拥天下两道,声势大震。
     至于魏帝石重胤,本为夏州朔方县一介校尉,借剿匪之机,聚众作乱,杀县令,斩刺史,攻取夏州。
     其后攻城掠地,所向披靡,接连占据关内道十二州。
     天佑十二年,石重胤登基称帝,国号为魏,年号永隆。
     又向突厥称臣纳贡,得始罗可汗赠送狼头纛,赐尊名“解事天子”。
     此前,他与赵王刘竞成,合攻京畿道,所幸,王宗仁战而胜之,并且拿下关内道七州,两家分庭抗礼。
     董澄微微颔首:“既如此,便派遣使者,出使荆、夏二州,与萧宪、石重胤约为友盟,共同对付高楷。”
     “是!”王宗仁肃然应下。
    喜欢。
  

第389章 口若悬河[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