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卢思管建言道:“大王,虽结友盟,却不可对高楷疏于防范。”
     “此言极是!”董澄颔首,“便派兵马,驻守傥骆道、褒斜道与陈仓道。”
     从汉中翻越秦岭,至关中,大多走这三条道。
     群臣皆无异议。
     王宗仁倏然开口:“大王,高楷诡计多端,颇知用兵之事,不可不防。”
     “不如派遣重兵,镇守大散关,防备他来偷袭。”
     卢思管微微皱眉:“大王麾下,唯有京畿道六州、与关内道三州,兵马不足。防守秦岭三道已是捉襟见肘,怎有余力守御大散关?”
     董澄亦然拧眉,傥骆道可从洋州出发,过骆谷关,直达京兆府——雍州,此为京畿道腹地,长安城所在,必须严防死守。
     褒斜道与陈仓道,分别从梁州、凤州出发,抵达岐州,亦不可不防。
     只是,他唯有这十三州,兵马不过五万,怎能防守这许多关卡?
     王宗仁沉声道:“大散关为长安以西门户,不容有失。”
     “若不增派重兵把守,一旦遭受高楷突袭,悔之晚矣!”
     董澄犹豫不决。
     便在这时,尚书右丞裴处厚拱手道:“大王,不如下令陇州刺史,叫他多加警惕,防备高楷走渭水突袭便是。”
     董澄从谏如流:“便依此言行事。”
     ……
     数日后,山南东道、荆州、江陵城。
     王宫中,楚王萧宪正召集群臣议事。
     “齐王来使,与孤约为友盟,同攻秦国公高楷。”
     “诸位以为,该如何答复?”
     长史章琼拱手道:“齐王董澄,枭雄之辈,所言所行,不可轻信。”
     “何况,秦国公纵横西北四道,所向披靡,绝非泛泛之辈。”
     “还请大王三思!”
     萧宪点头:“那便回绝此事。”
     他虽占据山南东、黔中两道,但麾下州县屡有叛乱,根基不稳。
     镇压逆贼便已耗尽精力,实在无暇与高楷对抗。
     此外,袁弘道把控金陵朝廷,接连攻取淮南、江南东、江南西三道,就连岭南道节度使,亦上表称臣。
     有如此强邻虎视眈眈,他怎敢贸然兴兵,对付高楷?
     “秦国公高楷能征善战之名,山南东、黔中二道亦广为流传。”萧宪暗自摇头,“他不来犯我,已是邀天之幸。”
     “怎可和他对战,叫董澄坐收渔翁之利?”
     当下,将使者礼送出境,拒绝出兵。
     另一头,关内道、夏州、朔方城。
     皇宫之中,魏帝石重胤对董澄提议,却颇为心动。
     他麾下虽有十六州,却大多是沙漠、戈壁这等贫瘠之地,人口稀少,物产微薄,又有突厥这庞然大物在旁窥视。
     为了自保,他以皇帝之尊,向始罗可汗称臣,卑躬屈膝,极尽讨好。
     然而,心中未尝不想南下关中,夺取长安,并进军中原,占据膏腴之地。
     如今,董澄派人来使,约定齐攻高楷,却正中他下怀。
     下首,振威将军鲜于通急不可耐:“陛下,末将愿为先锋,攻取陇右道。”
     “好!”石重胤仰头大笑,“拿下陇右道,再取山南西道,其后,便是剑南道。”
     “听闻蜀地金银遍地,美人成群,一旦攻下,我等

第390章 一亲芳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