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8章 森蚺蝰蛇蚯蚓[2/2页]

禁卫军 哈拉和林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越快,越来越远,最后消失在两山之间。
     礼花再次绽放,明天一早,《朝阳日报》、《东北商报》、《报》、《字林西报》、《申报》上都会在头版头条,登载“森蚺和蝰蛇”横空出世的消息。具体性能也会详细披露在报纸上,相信北方经济特区很快就会进入铁路时代。
     之后,大家在会议室进行了座谈,戈辉谈了未来北方经济特区的铁路网规划,包括以奉天为中心的东北铁路,京奉(北京至奉天)、奉大(奉天至大连)、奉哈(奉天至哈尔滨)等一系列的铁路。同时允许私人修建连接乡村县城的32寸轨距的短途窄轨铁路。从东北开始,逐渐向蒙古、向西北延伸。从北京开始,向南延伸。戈辉为他们描绘了未来的铁路时代,
     戈辉最后向佟强推荐了皮特黄的大压机,一些追求结构强度的大型构件,完全可以用大压机锻打,省时省力。看到刘文涛和佟强听到8000吨大压机时,眼里放光的样子,戈辉更得意了,仿佛那是他研发出来的一样。
     戈辉对今天的视察非常的满意,对未来的特区铁路建设充满信心。不差钱,肯花钱,没道理生产不出好东西。如果不好,那就换人,问责,法庭,监狱,一系列的办法在后面等着。
     下午离开时,依然恋恋不舍地看了几眼试验环线的方向,因为那里有北方铁路的未来。
     刘文涛看着一路尘烟驶向远方的总督车队,感慨道:“1900年7月19日,我在天津远郊的家里第一次遇到戈辉,他告诉我,最迟三年,快的话两年半,就让能我看到希望。我当时一点也不信。”
     “我是1900年7月24日,在北京街头,遇到戈辉的。他告诉我,快则两年半,最迟三年,他保证会有我的用武之地,我当时也一点不信。”皮特黄坦言道。
     “1900年?他哪里来的自信?不可理解!”洛华生一脸不信的样子。
     “1902年8月10日,我再次来到了朝阳,很快就被任命为工业局长。后来遇到了怀才不遇的佟强,他成了我的助理。”刘文涛一脸感慨地回忆道。
     “我是1902年8月9日,来朝阳找他,他直接出资成立朝阳机床厂,让我当总经理,告诉我钱不是问题,出成果就行。我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就是因为背后有戈辉的全力支持。”皮特黄也在感慨。
     就在刘文涛和皮特黄,对戈辉大发感慨的时候,戈辉的总督车队停在了三叉路口,戈辉在思考,是回朝阳,还是去官营农场。
     “去官营农场吧!”戈辉最后决定,既然来这里了,没有不去看看的道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十几分钟后,总督车队来到官营农场门口。警卫看到总督车队的车牌,立即放行。
     隔着车窗,戈辉看到官营农场里,很多民兵在训练,秋收结束,训练的时间更多了。不仅是这里,在七老图山脚下的官营农场里,也有民兵在训练,考核优秀的将不断的补充到中。
     戈辉感叹:“秋高气爽,训练正当时。”
     总督车队又开到了农场兵工厂(Farm Arsenal)的厂区门口,同样直接放行,最后停在办公楼前。上次来这里时,还是毛坯房。
     此时,办公楼五层的大会议室里,成雨和几个项目的工程师们,正在讨论“中口径通用机枪”的设计概念。会议已经进行了一个多小时了,每个项目组都有自己的方案,几个项目组争执不下。大家的声音都很大,仿佛声音大就能确定自己的技术方案一样。这里空间大,喊声大一点,不会影响到别人,这也是为什么选择在大会议室的原因。
     东北直接问楼里的员工,成雨的办公室在哪里。楼里的员工告诉东北,成经理在五楼开会,办公室没人。
     戈辉和东北只好去五楼大会议室,刚到门口,就听到成雨像是在喊:“……大家有点跑题了,我们今天探讨的不是气动原理的优劣。我再次重申一下,我们是在讨论选择哪个技术方案……”因为戈辉的推门而入,成雨的话戛然而止。
     大家也回头看向门口,不约而同的站了起来。三百多人,几乎占据了大会议室的四分之一。不论是清国人,还是欧美人,他们都带着崇敬的目光,注视着这位年轻的总督大人。
     “坐坐坐”戈辉伸出双手,示意大家坐下:“你们讨论你们的,我坐这里听听就成,不用在意我,你们是专家,我是外行,在你们面前,我应该做学生。”说完,戈辉和东北就坐在了后面的椅子上,真的就什么也不说,准备听下文。
     成雨还是简单解释了一下:“我把今天开会的原因,给你介绍一下。”
     戈辉点头,并未说话,洗耳恭听。
     “通过两次大凌河战役,台安防线反击战,盘锦防线反击战,大家对0.2寸口径的FA26式轻机枪和0.3寸(9毫米)口径的FA42式重机枪,都不满意。特别是死神特种部队的顾易上尉,把FA26轻机枪贬斥得一文不值,踩上一脚不算,还要再吐上一口痰。”成雨直接下结论:“我很想说,他们是被惯坏了,真应该去北洋常备军体验一下生活。”
     包括戈辉在内,在座的所有人都笑了,成雨说的没错,对轻武器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了,的确是被惯坏了。
     成雨继续介绍:“他们认为,0.2寸口径的FA26式轻机枪,射程不够远,无法压制敌人的M1897哈奇开斯重机枪,也无法射穿有效射程边缘的遮蔽物,这个要求很过分,有些不讲道理了,但我明白,他们就是觉得0.2寸口径的轻机枪威力不够。”
     “再说,0.3寸(9毫米)口径的FA42式重机枪。”成雨接着介绍:“无法伴随步兵冲锋,这又是什么道理,简直是无理取闹。重机枪,本身就不是给轻步兵准备的,是为重机枪射击小组准备的。”
     “他们想要一个口径大于0.2寸,小于0.3寸,射程大于0.2寸口径的FA26,威力无限接近0.3寸口径的FA42,又不会像FA42那么重,单人就能扛着就跑,还能携带原来数量的子弹,这个要求好过分啊!” 成雨最后下结论:“所以,我们提出了0.25寸(8毫米)‘中口径通用机枪的设计概念。”
     “这个‘中口径通用机枪的概念非常好。”戈辉忍不住插言褒奖:“而0.25寸,在国际上也并不特立独行,法国的M1886式勒贝尔步枪就是0.25寸口径(8毫米)。”
     “没错,所以我们几个项目组各出了一个方案。”成雨说道。
     戈辉没再说话,等着成雨的下文。
     成雨直接说出了几个方案:
     1、将FA26式轻机枪口径放大到0.25寸。
     2、将MR02式麦德森机步枪的口径放大到0.25寸。
     3、将FA42式重机枪的口径缩小到0.25寸。
     4、还有就是蔡海军所在的项目组提出的全新设计方案。
     成雨最后解释:“刚才争论的也是蔡海军这个设计方案,讨论这个气动结构的优劣,因为还没有制造出样枪,所以只能基于设计图纸讨论。”
    喜欢。
  

第188章 森蚺蝰蛇蚯蚓[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