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绽。”
沈珩站起身,“可你也不能什么都不做。”
“我不是什么都不做。”我转身看他,“我在看。”
看每一句话从哪里开始,经过谁的手,变成什么样。
看哪些人是真心相信,哪些人只是跟风起哄。
看哪些传播路径是自然扩散,哪些是人为推动。
“等你看完,我们的名声早就烂透了。”
“那我就从烂泥里把它捡回来。”
他盯着我,眼神复杂。
过了几秒,他问:“你打算查源头?”
我点头。
“怎么查?这些人都是零散传播,没有组织迹象。”
“正因为他们看起来没有组织,才更说明背后有人在控制。”
我拿起笔,在白板上圈出三个名字:李然、王婷、家长群的匿名发布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三个人,互不相识,社交圈几乎没有交集。但他们传播的内容高度一致,甚至连用词都一样——‘收黑钱‘勾结媒体‘泄露档案。这不是巧合。”
“可能是有人统一发了消息模板。”
“对。”我圈住中间一点,“这里,就是中转站。有人先把内容分发给几个关键传播者,再由他们扩散出去。只要找到这个人,就能顺藤摸瓜。”
沈珩沉默了一会儿,“可这需要时间。”
“我知道。”
“而他们不会给我们时间。”
我走到桌前,打开系统界面。能量条停在0.3%,微弱得像快熄的火苗。
还不够支撑一次完整洞察。
但我已经不需要看命运片段了。
我需要的是现实中的证据链。
我把笔记本合上,放进抽屉。然后从书包里取出一支新的录音笔,检查电量,放进校服内袋。
“从明天起,”我说,“我会逐个接触这些传谣的人。不辩解,不反驳,只问一个问题——你从谁那里听到的?”
“如果他们不说呢?”
“那就用别的办法。”
我拉开抽屉,取出一张校园通讯录复印件,在几个名字下划了线。这些都是负责打印、分发通知的后勤人员,也是信息流转的中转站。
“谣言不会凭空出现。”我说,“它需要载体。纸张、手机、嘴巴,都是通道。只要通道存在,就会留下痕迹。”
沈珩看着我,忽然说:“你变了。”
我没抬头。
“以前你总是藏得很深,做什么都要留后路。现在……你像是要把所有暗处的东西,全都拖到光下来。”
我抬眼看他。
“因为现在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了。”
林悦开始被人劝离我。
支持者开始动摇。
连家长群都在传我们的“罪证”。
如果我不做点什么,那些愿意相信我们的人,会一个接一个地退开。
我不能让他们的信任落空。
“我去查。”我说,“从第一个传话的人开始。”
我翻开笔记,在李然的名字旁边打了个星号。明天第一节 课后,她会在图书馆还书。那是个安静的地方,适合谈话。
我需要知道,她是从谁嘴里听到那句话的。
如果她愿意说。
如果她记得。
如果她不是被特意选中来散布消息的棋子。
我站起身,把桌上的纸张收进文件夹。窗外天色已暗,走廊的灯一盏盏亮起。
远处传来下课铃声,学生涌出教室,笑声、喊声混成一片。
在这片喧闹中,有人正悄悄把我们的名字,变成耻辱的代号。
我握紧了文件夹的边缘。
明天,我会找到第一个突破口。
我拉开门,走廊的风扑进来。
我迈出一步,脚步很稳。
录音笔在胸口贴着,冰凉的金属壳隔着布料传来触感。
喜欢。
第238章 谣言四起,形象受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