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出路了...34;
     34;师父!34;年轻匠人们红着眼眶扶起老人,34;咱们也研制个新物件!听说工部要在各州府设39;格物院39;,专收有本事的匠人!34;
     秦淮河畔,醉仙楼二楼的雅座里,几个身着儒衫的举人经过一晚宿醉,此时正围坐一桌。
     桌上摊开的《大明日报》被酒渍浸湿了一角,王铁头封爵的消息赫然在目。
     34;呵...十年寒窗,不如贱籍一技...34;一个蓄着短须的青衫举人猛地灌下一杯烈酒,酒水顺着胡须滴落在前襟上。
     对面白面书生34;啪34;地合上折扇,冷笑道:
     34;陈兄何必自轻自贱?我等读的是圣贤书,求的是治国之道。那些匠人...34;
     34;治国之道?34;旁边一个微醺的蓝衣举人突然拍案而起,34;你看看!现在朝廷重的是能造奇技淫巧的匠人!我们这些子曰诗云的,反倒成了摆设!34;
     雅间里顿时一片沉默。
     窗外秦淮河上画舫如织,歌女婉转的唱词隐约传来,更添几分凄凉。
     短须举人突然提笔蘸墨,在墙上题道:
     34;铁头竟作封侯骨,圣贤书成废纸堆。
     秦淮月色依旧好,不见当年折桂人。34;
     笔锋凌厉,墨迹淋漓,字里行间尽是愤懑。
     写罢掷笔于地,叹了口气,仰头又是一杯烈酒下肚。
     34;好诗!34;白面书生红着眼眶击节赞叹,34;只是...传出去怕是不妥...34;
     34;怕什么!34;蓝衣举人醉醺醺地嚷道,34;难道还要我们这些读书人,去给那些匠户道贺不成?34;
     楼下突然传来一阵喧哗。
     几人探头望去,只见一队工部差役正敲锣打鼓地走过,为首的举着34;格物院招贤榜34;,后面跟着几个衣着光鲜的年轻匠人,胸前还戴着大红花。
     34;快看!那就是王铁头的徒弟!34;街边小贩兴奋地指指点点,34;听说直接授了从八品!34;
     雅间里的举人们相视苦笑。
     短须举人又斟满一杯酒,喃喃道:
     34;早知如此,当年还不如跟我家那个打铁的表哥学手艺...34;
     城北一处简陋的院落里,一个妇人捧着报纸泣不成声:
     34;当家的...咱们儿子...能去中央学府了...34;
     她的丈夫,一个满脸炭灰的铁匠,正用粗糙的手指反复摩挲着报纸上王铁头的名字,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而在紫禁城内,气氛却与市井的欢腾截然不同。
     宫人们行色匆匆,禁卫军换上了崭新的铠甲。
     礼部的官员们抱着厚厚的典册在廊间小跑,时不时核对手中的流程单子。
     34;快!太庙的祭品再清点一遍!34;
     34;新皇的衮服试过了吗?34;
     34;教坊司的乐章排练得如何了?34;
     宫殿前,几株早开的桃花在微风中摇曳。老太监轻声对身旁的小太监嘱咐:
     34;三日后就是新皇登基大典,万万不能出半点差错...34;
     宫墙内外,仿佛两个世界。一边是百姓们因看到希望而沸腾的欢欣,一边是皇室更迭的肃穆紧张。
     而连接这两个世界的,正是那份墨香未干的《大明日报》,和那个即将改变大明命运的新型炸药。
    喜欢。
  

第308章 宫内宫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