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这个法子好,咱们几个老家伙随时可以开始讲课!”
蓝玉一脸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道。
34;那眼下怎么办?34;常茂装作急得直跺脚,震得殿内金砖嗡嗡作响,34;年关在即,各卫所的军械都要重新登记造册!34;
朱雄英早有准备:
34;这样如何?34;他转向兵部尚书沈溍,34;沈大人,先从京营选拔百户以上子弟三十人,明日就可到户部学习军需核算。34;
又对工部尚书秦逵道:34;工部也要派专人去军中,指导新式火炮的养护。34;
常茂铜铃般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虬髯都兴奋得翘了起来:
34;这个好!最好再派几个会查账的......34;说着突然压低声音,34;殿下不知道,军需官那帮兔崽子,做假账的手段比文官还高明!34;
朱元璋终于忍不住大笑出声,震得梁上灰尘簌簌落下:
34;就这么办!34;老皇帝起身时,十二幅龙袍下摆扫过玉阶,对朱标吩咐道:
34;标儿盯着落实。34;临退朝前又特意交代:34;以后记得给军中的实习生多加二两肉!这些娃娃将来可是要上阵杀敌的!34;
朱雄英垂首行礼时,余光瞥见常茂正冲他挤眼睛。
这位舅舅虽然粗豪,心里却跟明镜似的——今日这场戏,既给军中要来了急需的人才,又不动声色地支持了太孙的新政。在这看似闹剧的朝会背后,大明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朝会刚散,朱雄英三步并作两步追上正要离开的秦逵。
34;秦尚书留步!34;他一把拽住工部尚书的衣袖,34;方才您说的尺制问题,孤觉得该好好议一议。34;
秦逵被拽得一个趔趄,待看清是太孙,连忙整理衣冠:
34;殿下是说...?34;
34;度量衡!34;朱雄英压低声音,眼睛却亮得惊人,34;走!咱们去找皇爷爷和父王详谈。34;说着朝不远处正在伸懒腰的朱元璋努了努嘴。
暖阁内,朱标刚命人换上新的熏香,就见儿子风风火火闯进来,身后还跟着满头雾水的秦逵。
朱元璋正躺在摇椅上啃着梨子,见状挑眉:
34;咋的?又有什么鬼点子?34;
朱雄英从怀中掏出一叠图纸铺在黄花梨案几上:
34;孙儿要奏请统一度量衡!34;他指着最上面那张《现行度量衡对照表》,34;您看,光是39;尺39;就有营造尺(32cm)、裁衣尺(34cm)、量地尺(31.6cm)三种标准。34;
秦逵闻言立即来了精神:
34;不止呢!各地还有私尺,苏州的绸缎商用的39;杭尺39;比裁衣尺还长一点!34;老尚书说着从袖中掏出几把长短不一的木尺,哗啦倒在案几上。
朱标拾起一把刻着34;官造34;二字的铜尺细看:
34;确实混乱,上月浙江布政使报来的堤坝图纸,就因为用了当地渔民的39;船尺39;,结果石料短了三分。34;
秦逵点头附和:
34;还有盐铁,各地产的都不一样重,征税时麻烦得很。34;
朱元璋吐出梨核,眯眼打量图纸:
34;说仔细些。34;
朱雄英指着一幅《大明疆域度量衡现状图》
第267章 度量衡[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