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苗盘前记录数据。
34;这么早?34;方稷走过去,发现她眼睛通红,34;你该不会通宵了吧?34;
筱炽揉了揉眼睛:34;教授,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34;她指向几个标记着红色标签的育苗盘,34;这些是用深层地下水灌溉的,长势明显不如用处理过的地表水的。34;
方稷蹲下身仔细对比,确实如此。同样的种子,同样的环境,生长差异却如此明显。
34;取样送检,查查水质差异。34;方稷思索着,34;难道是微量元素的问题?34;
34;已经送检了。34;筱炽调出平板电脑上的数据,34;更奇怪的是,这些用处理地表水灌溉的麦苗,根系分泌物成分也不同,它们似乎能...主动改良水质。34;
方稷接过平板,看着色谱分析图上那些异常峰值:34;这太不可思议了。如果证实的话,意味着这种小麦不仅能改良沙土,还能......34;
他的话突然停住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闪现。方稷猛地站起身:34;筱炽,立即准备两组对比实验。一组用雪山的水灌溉,一组用普通地下水,监测全过程变化!34;
实验室的分析结果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方稷盯着屏幕上的数据曲线,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桌面。筱炽站在一旁,眼睛因为连续熬夜而布满血丝,但神情却异常兴奋。
34;教授,这太惊人了!34;
方稷放大色谱图,那些异常的峰值现在有了明确的解释。他转向另一台显示器,上面显示着两组麦苗的对比图像——用处理水灌溉的植株明显更加健壮,根系发达程度几乎是另一组的两倍。
34;这不仅仅是耐旱小麦...34;方稷喃喃自语,34;这是一种能够主动改良生态环境的超级作物。34;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方稷突然站起身:34;走,去试验田看看。34;
试验田里,第一批移栽的麦苗已经适应了沙漠环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方稷蹲下身,小心地拨开一株麦苗根部的沙土。原本松散的沙粒现在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团粒结构,手指轻轻一捏,能感受到类似普通土壤的粘性。
方稷的目光越过眼前的麦田,望向远处广袤的沙海。一个宏大的构想正在他脑海中成形——如果这种小麦能够在沙漠中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那么理论上,整片塔克拉玛干都有可能被改造成可耕作的绿洲。
34;我们需要调整计划。34;方稷突然说,34;不仅仅是扩大种植面积,而是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沙漠农业生态系统。34;
回到基地会议室,方稷召集了所有核心团队成员。投影屏幕上显示着他连夜绘制的系统图——以耐旱小麦为核心,配套滴灌系统、沙土固化技术、微生物群落培育,形成一个自我强化的生态循环。
34;这个系统有三个关键点。34;方稷用激光笔指着图表,34;第一,小麦根系改良沙土结构;第二,特殊灌溉方式激活土壤微生物;第三,收获后的秸秆还田进一步增加有机质。34;
筱炽若有所思地点点头:34;理论上可行,但实际操作中如何控制变量?沙漠环境太复杂了。34;
34;所以我们才需要扩大试验规模。34;方稷拿出新的图表,34;我建议将1000亩示范田分成四个区块,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比优化。34;
喜欢。
第277章 新的好消息[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