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山突然站起来,34;我要亲耳听听大夫怎么说!34;
海南农垦总局医院比县里的卫生所大不少,但设备依然简陋。穿着白大褂的周大夫拿着刚拍的X光片,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34;奇迹啊,郑教授。34;周大夫推了推眼镜,34;病灶已经钙化了,这说明结核杆菌基本被控制住了。照这个恢复速度,再调养半年就能痊愈。34;
郑国栋一把抓住周大夫的手:34;真的吗?您没看错?34;
34;错不了。34;周大夫笑着说,34;我行医二十多年,肺痨病人能恢复成这样的,十个里不见得有一个。你们是用了什么特殊疗法吗?34;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三人的目光齐刷刷转向张地马。这个东北汉子顿时闹了个大红脸,搓着手说:34;没啥特别的,就是按古方配的药,加上针灸推拿...哦对了,还有郑老师天天坚持练的那套养生八部金刚功。34;
从医院出来,郑国栋提议去海边走走。三人沿着沙滩慢慢前行,海浪轻轻拍打着岸边,远处有几艘渔船正在收网。
郑国栋突然停下脚步,34;方稷是我的恩人。要不是他,我都不敢想有一天还能和您一起散步。34;
郑怀山摆摆手,示意儿子不必说下去:34;我懂。那孩子为了我的事,我心里都有数。对方稷最好的报恩,就是咱们能一起把更多更好的麦种研究出来,让更多的人吃饱饭,这是我也是千千万万的农业科研者共同的夙愿。34;
郑国栋回想着自己父亲刚来海南没多久,东北冬天最冷的那几天,方稷为了保住实验数据,在没生火的仓库里熬了三个通宵,结果自己高烧不退。
马团长要发电报,他死活拦着不让,郑国栋在方稷身上总是能看到难以睥睨的信念感。
郑怀山望着海面,久久不语。
34;国栋啊,回去后你替我好好谢谢方稷。34;老人最终说道,34;等我这病好利索了,咱们爷俩一起回东北,把39;冬星39;推广的事办妥了。这可是能救多少老百姓饭碗的大事啊!34;
34;郑老师,您先别急着走啊!34;张地马急了,34;周大夫说了,还得调养半年呢!34;
郑国栋也劝道:34;是啊爹,您就在海南安心养着,这边的科研育种也很重要。39;冬星39;推广的事有我和方稷呢,保证给您办得妥妥的!34;
郑怀山却摇摇头:34;我这身子骨自己清楚。再说了,海南虽好,终究不是家啊。东北的黑土地,实验田里的麦苗,那才是我的命根子...34;
正说着,一个穿着邮局制服的小伙子骑着自行车过来:34;郑教授在吗?有您的加急电报!34;
郑国栋接过电报一看,脸色变了:34;爹,是农科院发来的。部里决定下个月召开全国小麦抗寒育种经验交流会,点名要您去做报告!34;
郑怀山一把抓过电报,看了又看,突然哈哈大笑:34;好啊!太好了!这下39;冬星39;有机会在全国推广了!34;他转向张地马,34;老张啊,看来咱们得准备去首都的行装了。34;
张地马知道劝不住,只好叹气:34;那俺得赶紧多采些药材,路上好给您继续调理。34;
回到住处,郑怀山立刻让儿子拿来纸笔,他要亲自给方稷回信。老人一笔一划地写道:
34;方稷同志:
来信及照片均已收到,欣闻39;冬星39;表现优异,甚慰。今日医院复查,病灶已钙化,恢复良好...34;
写到这儿,老人顿了顿,突然抬头问儿子:34;国栋,邀请方稷一起来首都做报告,这孩子为39;冬星39;付出的不比咱们少啊。34;
郑国栋连连点头:34;应该的!我这就给马团长发电报,请他安排方稷交接工作。34;
夕阳西下,将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郑怀山站在院子里,望着北方,仿佛能看到那片他魂牵梦萦的黑土地,和土地上茁壮生长的麦苗。
34;快了,就快回去了...34;老人喃喃自语。
张地马在厨房里熬着最后一锅药,药香弥漫整个院子。郑国栋则忙着整理父亲这些年在农场偷偷写下的研究笔记,为即将到来的报告会做准备。
而在几千里外的东北,方稷正带着兵团战士们在试验田里忙碌着。方稷知道,一个改变所有人命运的机会,正随着南来的暖风,悄悄向北大荒靠近...
喜欢。
第33章 双喜临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