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春天来得晚,风还带着刺骨的寒意。方稷裹紧了身上的棉袄,踩着刚刚解冻的泥泞小路往大队部走。
地里残存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远处几个老乡正弯腰查看土地情况。
34;方技术员!34;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方稷回头,看见生产队长王大庆大步流星地赶上来,黝黑的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34;这么早就出去啊?34;
34;王队长早。34;方稷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34;郑国栋来信说麦种今天能到,我得去等着。34;
34;哎呀,那可太好了!34;王大庆眼睛一亮,34;这海南来的麦种真能抗住咱这儿的寒?34;
方稷笑了笑:34;嗯,能的放心吧。34;
两人一路聊着来到大队部,刚进门就听见会计李淑芬在接电话:34;是,是,俺们一定好好保管!方技术员就在这儿呢!34;
放下电话,李淑芬兴奋地说:34;方技术员,军队来电话了,麦种到了!下午给开车送过来。34;
王大庆自顾自地点上,深深吸了一口:34;方技术员,你说国家咋想起来研究抗寒麦种的?34;
34;在海南的实验站工作,那里冬季温暖,适合做育种研究。34;方稷望着远处起伏的荒原,34;国家一直惦记着北大荒的老乡们吃不上好麦子的事。34;
34;还是国家好啊!34;王大庆感叹道。
下午,军区的同志送来了几个麻袋整齐地码放在角落里,上面用红漆写着34;抗寒麦种郑34;。
方稷小心翼翼地解开一个麻袋,金黄的麦粒在阳光下闪烁着健康的光泽。他捧起一把,麦粒饱满均匀,散发着淡淡的麦香。
34;这麦种看着就精神!34;王大庆也凑过来看,34;比咱们本地那些强多了!34;
工作人员递过一个包裹:34;这是随麦种一起寄来的信和种植说明。34;
方稷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郑国栋熟悉的字迹跃然纸上:
34;方稷同志:
见信如晤。经过努力,海南终于培育出了这批抗寒抗旱麦种。它结合了东北本地麦种的耐寒特性和引进品种的高产特性,经过实验室反复测试,能够在零下15度的环境中存活......34;
回到村里,消息已经传开了。大队部门前围满了好奇的乡亲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方稷站在台阶上,举起双手示意大家安静:34;乡亲们,这是郑老蔫儿同志从海南寄来的抗寒麦种。根据他的研究,这些麦子能够抵抗我们这里早春的寒冷天气。咱们今年春天播种就用这个品种,希望大家积极配合!34;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附近几个生产队的人都聚集在了试验田边。方稷按照郑国栋信中详细说明的方法,指导大家播种。
34;垄要起得高一些,行距放宽到二十公分......34;方稷一边示范一边解释,34;这样有利于麦苗通风,减少冻害。34;
34;方技术员,这法子跟俺们祖辈传的不一样啊!34;老庄稼把式赵大爷皱着眉头说。
34;赵大爷,这是科学种植方法。34;方稷耐心解释,34;郑国栋在海南做了大量实验,证明这样种效果最好。34;
马团长拍拍赵大爷的肩膀:34;老赵头,咱就信科学一回!郑技术员啥时候骗过咱们?34;
播种工作持续了三天。最后一天下工时,夕阳将麦田染成金色,新翻的泥土散发着春天的气息。
方稷站在田埂上,仿佛已经看到了金黄的麦浪。
播种后第十天,突如其来的倒春寒袭击了北大荒。
那天半夜,方稷被急促的敲门声惊醒。他拉开门,马团长满脸焦急地站在门外,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凝结。
34;方技术员,不好了!温度骤降,刚出的麦苗怕是要遭殃!34;
方稷心里一沉,胡乱套上棉衣就往外跑。外面寒风呼啸,月光下能看到田里已经结了一层白霜。他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到试验田,借着手电筒的光,看到刚破土而出的嫩绿麦苗上已经覆上了一层冰晶。
34;这可咋整啊!34;王大庆急得直跺脚。
方稷蹲下身,轻轻触碰一片麦叶,冰凉的触感让他心头一紧。他想起郑国栋信中的话:34;......麦苗在出苗后两周内最为脆弱,若遇寒潮,可采取覆盖草帘、熏烟增温等方法保护......34;
34;王队长,快叫醒大伙儿!把所有能用的草帘、秸秆都拿来,盖在麦苗上!再在地头点几堆火,用烟来提高地表温度!34;
整个生产队的人都被动员起来。妇女孩子们抱着草帘、秸秆奔跑在田间,男人们在地头点燃
第32章 冬星亮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