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普车碾过最后一段碎石路,停在军区后勤处仓库前时,方稷的衬衫后背已经湿透。父亲方振国率先下车,军靴踏在水泥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34;跟我来。34;
仓库铁门缓缓开启的吱呀声在夜色中格外刺耳。方稷紧跟着父亲,穿过堆满麻袋的通道,空气中弥漫着陈米和防潮剂的气味。最里间的灯泡瓦数很低,在灰尘中晕出昏黄的光圈,照出桌前穿深灰中山装的老者轮廓。
34;首长。34;父亲敬了个标准的军礼,34;人带来了。34;
老者抬头时,方稷瞬间认出这是省报头版常出现的面孔——省委副书记兼省长赵耕野,主管全省农业工作。老人左眉上方的疤痕在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那是抗战时期留下的。
34;材料。34;赵省长开门见山,声音像砂纸般粗粝。
方稷从贴身处取出油纸包,双手递上。包裹打开时,几粒蓝灰色的麦种滚落在斑驳的桌面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34;就这点?34;赵省长用指甲拨弄着种子。
34;这是额尔古纳河野生麦的原始种。34;方稷的嗓音发紧,34;郑怀山教授花了十二年选育的第七代杂交种,能在pH值8.5的土壤正常生长。34;
老者突然抬眼,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如鹰:34;数据。34;
方稷立即展开三页手写材料。纸页已经泛黄,边角处还有被火烧过的痕迹,但表格中的数字依然清晰可辨——那是郑国栋连夜誊抄的父亲笔记。
34;有意思。34;赵省长的手指停在某个数据上,34;这个越冬存活率......34;
34;92.7%。34;方稷迅速接话,34;比现有品种高四倍。如果配合我们设计的垄沟种植法,黄淮海盐碱地至少能增产......34;
34;我不要估计,敢用党性担保吗?34;
仓库顶棚的灰尘簌簌落下。方稷看见父亲绷紧的下颌线,也看见阴影里不知何时多了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正埋头记录着什么。他深吸一口气,前世记忆如潮水涌来——那些九十年代才被重视的盐碱地,那些因耽误了二十年而荒废的农田......
34;我以党员名义担保。34;方稷听见自己的声音在仓库里回荡,34;若推广失败,愿接受任何处分。34;
赵省长与父亲交换了个眼神。老者突然转向阴影:34;都记下了?34;
眼镜青年上前两步,方稷这才注意到他胸前别着新华社的记者证:34;首长,内参今晚就发,直送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34;
方稷的指尖突然发麻——这意味着他们的研究将直达最高决策层!
34;小方同志。34;赵省长突然换了语气,像长辈般温和,34;你爷爷身体还好?34;
34;还...还好。34;方稷一时没反应过来。
34;五八年那会儿,我跟着老首长在河南搞调研。34;老者从抽屉取出个铁皮盒,推过来,34;这个拿回去给你们李教授。34;
34;好的......34;
34;回去告诉你爷爷。34;赵省长打断他,声音很轻却字字千钧,34;冬星亮了。34;
吉普车驶离仓库时,东方已经泛白。父亲破天荒地递来支34;大前门34;,方稷接过时发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发抖。
34;恨我吗?34;父亲划亮火柴,火光瞬间照亮他眼角的皱纹。
方稷摇头,烟气呛得他咳嗽起来。透过车窗,他看见晨雾中的早市已经开始摆摊,排队买豆浆的人们呵出的白气连成一片。
34;五九年我在甘肃驻防。34;父亲突然说,34;亲眼见过浮夸风......34;方向盘在他手中发出轻微的吱嘎声,34;一个生产队饿死二十七口人,上报的产量却翻了三番。34;
方稷默然。前世的农业史教材里,那三年被称作34;三分天灾,七分人祸34;。
34;你爷爷说你比我更像他。34;
农科院的大门出现在视野里时,父亲才又开口:34;郑怀山下周回京。34;见方稷要说话,他抬手制止,34;绝对保密,冬星计划继续。34;
第21章 直抵天听[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