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51章 苏明漪:大姐,自从你把我引进后宫之后,你们去哪里了?[2/2页]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走,锁了三个月。”
     她从阿依娜怀里抬起头,泪眼婆娑地望着远处的月亮:“我每天都在盼,盼着你们来接我回瓦剌。哪怕住最破的帐篷,喝最烈的酒,也好过在宫里当只关在笼子里的鸟。”
     朱祁钰站在栏杆边,手里的折扇不知何时收了起来。他望着苏明漪哭红的脸,忽然想起那些被他忽略的细节——每次宫宴,这孩子总坐在最角落,别人笑,她也跟着笑,可眼里的光总是散的;每次赏赐下来,她从不要珠宝玉器,只求几匹素色的布,说是“想做件像草原姑娘穿的衣裳”。
     “明漪,”他走过去,声音放得很柔,“是朕考虑不周。”他从怀里掏出块玉佩,上面刻着只展翅的鹰,“这是朕让工匠照着瓦剌的样式刻的,本想找机会给你,却总被琐事绊住。”
     苏明漪接玉佩时,指尖触到那冰凉的玉,忽然想起养母说的“草原的鹰能飞过高山”。她把玉佩紧紧攥在手里,像是握住了迟来的承诺。
     “回去吧,”阿依娜拍着她的背,语气斩钉截铁,“等咱们从江南回去,就跟陛下说,把你从宫里接出来。去瓦剌也好,留在京城建个带院子的宅子也好,再也不用守那些规矩。”
     “真的?”苏明漪抬起泪眼看着她,眼里忽然有了光。
     “真的。”琪亚娜帮她把碎发别到耳后,笑着点头,“以后让其其格教你编彩绳,让也平给你画草原的画,让阿依娜带你去赛马。你想吹笛子就吹,想大声笑就笑,谁也管不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其格立刻捡起地上的彩绳,凑过来说:“明漪姐姐,我教你编狼头结,编好了系在骨笛上,比银镶玉还好看!”也平也跟着点头:“我给你画一幅《草原月夜图》,挂在你房里,就像天天住在草原上。”
     苏和把温热的茶递到她手里:“喝点茶暖暖,哭多了伤身子。以后啊,咱们天天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
     苏明漪捧着茶碗,看着眼前这些笑着的脸,忽然又哭了。但这次的眼泪是暖的,落在茶碗里,漾开的圈都带着甜。她想起刚才吹骨笛时,那调子像是从心底飞出来的鸟,原来不是她忘了草原,是草原一直没忘了她。
     月亮升到船头正上方,清辉漫过船板,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苏明漪把两支笛子并在一起,骨笛的质朴和玉笛的温润,在月光下像一对久别重逢的伙伴。
     “我再吹支曲子吧,”她抹了把眼泪,眼里的笑像刚被雨水洗过的星星,“吹支草原的《归家谣》。”
     笛声响起时,比刚才更清亮,更自由。风从芦苇荡里卷过来,带着笛声飞过水面,远处的渔火忽明忽暗,像是在跟着打节拍。琪亚娜靠在阿依娜肩上,看着苏明漪吹笛时飞扬的眉眼,忽然觉得,这江南的夜,终于有了家的温度。
     苏明漪知道,从这一刻起,那些在宫里熬过的漫长夜晚,那些藏在袖角的委屈,都要被这笛声吹散了。她不用再做小心翼翼的宫妃,不用再记那些繁文缛节,她可以做回那个会吹笛、会想家的草原女儿,身边有惦记的人,有可以依靠的肩,有说不尽的牵挂。
     就像琪亚娜说的,一起看江南月亮的人,本就该像在草原上一起看星星那样——心连着心,从来都没有远过。
    喜欢。
  

第651章 苏明漪:大姐,自从你把我引进后宫之后,你们去哪里了?[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