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3章 琪亚娜:李院判找陛下何事?[1/2页]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六百三十三章:琪亚娜:李院判找陛下何事?
     太液池的风卷着柳丝,在水面上荡开一圈圈细浪。
     琪亚娜靠在朱红栏杆上,看锦鲤甩着尾巴从绿藻间游过,鳞片上的光碎在她眼里,像揉了把星星。朱祁钰站在她身侧,替她拢了拢披在肩上的素纱披风——方才出来得急,只随手抓了件,风一吹,边缘便贴着她的手腕晃,倒像只停在腕间的白蝶。
     “方才李院判走时,似有话要同陛下说?”她忽然开口,声音被风送得轻飘,倒像怕惊扰了池里的鱼。指尖无意识地抠着栏杆上的雕花,那朵缠枝莲的纹路被她摸得光滑,像块暖玉。
     朱祁钰的手顿了顿,披风的系带在他指间绕了个圈。“没什么要紧事,”他说得轻,目光却瞟向远处的回廊——李院判方才就是在那儿候着,见他们走远了,才又折回来,“不过是问些调理身子的细节。”
     琪亚娜没回头,只是笑了笑。眼角的细纹被阳光照得透亮,像极了去年在漠北,她望着篝火时眼角的暖光。“陛下骗我呢。”她伸手去接落在栏杆上的柳絮,白绒沾在指尖,轻轻一吹就飞了,“李院判那样的人,若是寻常细节,在殿里便说了,何苦等在外头?”
     风忽然静了些,柳丝垂在水面上,映出两人交叠的影子。朱祁钰沉默片刻,从袖中摸出个小锦袋,递到她面前。袋口绣着半朵桃花,是去年她亲手绣的,原是装香料的,此刻鼓鼓囊囊的,摸着有些硬。
     “是这个。”他声音放软了些,“李院判说,这是他从内库寻来的老山参,有五十年的年头,让每日切薄片炖在汤里,比黄芪更补些。他怕当面给你,你又嫌药味重,不肯吃,便托我收着。”
     锦袋的缎面被阳光晒得温温的。琪亚娜捏着袋口的绳结,忽然想起昨夜翻药箱时,看到瓶里剩下的半瓶参片——还是去年宫外孕后,李院判开的方子,她嫌苦,总偷偷倒给殿角的盆栽,后来被朱祁钰发现了,罚她抄了三遍《女诫》,却也没真逼她喝。
     “陛下又惯着我。”她把锦袋塞回他袖中,指尖触到他腕间的玉牌,凉丝丝的,“真要补,让小厨房炖在粥里便是,何必藏着掖着?”
     朱祁钰握住她的手,往自己怀里带了带。风从披风下摆钻进来,裹着他衣襟上的檀香,漫过她的鼻尖。“怕你又像去年那样,偷偷倒了。”他低头看她,睫毛在眼下投出片浅影,“李院判说,你这身子,三分靠药补,七分得靠心宽。若是总想着苦,再好的药也没用。”
     这话倒让她想起方才在殿里,李院判临走时看她的眼神——那目光里有担忧,却不像看病人,倒像看个闹别扭的孩子。她忽然有些不好意思,指尖挠了挠他的掌心:“那……晚上便炖参汤吧,陛下陪着我喝。”
     “好。”他应得快,指尖在她手背上轻轻拍了拍,像哄孩子似的,“不过得加些蜜枣,免得太苦。”
     远处传来小太监的脚步声,捧着个托盘,上头放着两碗杏仁酪。瓷碗是甜白釉的,碗沿描着圈金线,是她去年生辰时,景德镇特意送来的新样。“娘娘,陛下,”小太监把托盘搁在旁边的石桌上,笑得眉眼弯弯,“御膳房刚做的,加了桂花蜜,说是能安神。”
     琪亚娜舀了一勺,杏仁的香混着蜜甜漫开来,倒比寻常喝的更温润些。“这味道……”她眨了眨眼,“像极了漠北的奶酒,只是不醉人。”
     “李院判说,你近来夜里总浅眠,让加些酸枣仁粉。”朱祁钰替她吹了吹碗沿的热气,“御膳房怕你尝出药味,便混在杏仁酪里了。”
 

第633章 琪亚娜:李院判找陛下何事?[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