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权衡之奉太后之命讨伐逆贼
雪停时,洛阳城的屋檐垂着冰棱,像一把把倒悬的剑。朱祁钰的靴底还沾着曹爽府邸外的积雪,意识却已被卷入司马懿府邸的烛影里——这里没有宴饮的喧嚣,只有铜炉里的炭火“噼啪”作响,映得满墙的兵书竹简都泛着冷光。
一、病榻上的“权衡术”:刀与鞘的距离
司马懿正坐在榻上,方才在皇宫里弯成弓的腰杆直了大半,枯瘦的手指捏着一枚青铜虎符,符上的裂纹还沾着早年在辽东征战时的血锈。司马师站在案前,将一份名单推到他面前:“父亲,城门守将已换成咱们的人,禁军里三位校尉昨夜递了投名状,只等天亮。”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只是……太后那边还没松口。”
朱祁钰站在帐外,看见司马懿的指尖在“郭太后”三个字上顿了顿。这位太后是魏明帝曹叡的皇后,曹芳的养母,平日里深居后宫,连曹爽都懒得应付——可此刻,她的懿旨成了司马懿最需要的那把“鞘”。“太后恨曹爽专权久矣。”司马懿忽然开口,声音里没了半分病气,“去年曹爽逼她迁宫,夺走印玺,这笔账,她比咱们记得清楚。”
他掀开榻边的暗格,取出一卷黄绸,上面是早已拟好的“罪状”:“擅权乱政、僭越礼制、私通外臣……”一共十二条,每一条都用朱笔圈了重点。“你去见太后,不必提兵权,只说曹爽要废帝自立——她最懂‘无依无靠的滋味。”司马懿将黄绸递给司马师,目光扫过帐外的朱祁钰,像穿透了一层薄雾,“记住,咱们不是反贼,是‘清君侧的刀。”
朱祁钰忽然想起土木堡之变后,孙太后也曾握着他的手说:“王振乱政,你要做拨乱反正的人。”那时他以为“正”是杀几个奸臣,此刻才看清——所谓“正”,不过是胜利者给刀找的鞘。
二、宫墙里的“顺水推舟”:太后的算盘
半个时辰后,朱祁钰跟着司马师踏入永宁宫。郭太后正坐在窗边,手里捻着一串菩提子,窗外的梅枝上还挂着雪。她的脸很白,白得像曹芳龙椅上的垫褥,只有眼角的细纹藏着不易察觉的锐光。
“太后,”司马师跪地呈上黄绸,“曹爽携陛下离京,私调城外驻军,恐有不臣之心。”他故意顿了顿,声音发颤,“禁军统领蒋济说,昨夜见曹爽府中运出了龙袍……”
郭太后的手指停在菩提子上,没看黄绸,反而问:“太傅病得好些了?”司马师答:“家父闻变,挣扎着要入宫护驾,只
第617章 司马懿权衡之奉太后之命讨伐逆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