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49章 哈热:对了,琪亚娜公主,你这次来怎么没有穿瓦剌衣服?[1/2页]

北京保卫战逆转,延大明百年国祚 孙苏中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449章 衣上风尘
     肯特山的风裹着雪粒打在锦缎上,发出细碎的声响。
     琪亚娜正弯腰帮也平拾掇掉落的马鞍垫,听见哈热的话,指尖在月白缎面上顿了顿——那料子是江南进贡的云锦,在草原的日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与周围的羊皮袄、粗布袍格格不入。
     “你看这盘扣。”
     她抬手捏住领口的银线结,那是宫里绣娘用十八股银线缠的,花形是汉人最爱说的“年年有余”,“上个月在黑松林边缘,撞见几个假阿依娜的人,他们手里的弯刀都快出鞘了,看见这扣子就收了回去。”
     哈热凑近了些,才发现盘扣内侧刻着极小的“御制”二字。他想起去年那个假阿依娜,见了瓦剌的狼图腾就眼露凶光,却对着商队带的汉地瓷器毕恭毕敬——那些人恨草原的骨血,却怕大明的皇权。
     “徐有贞的旧部还在山里游荡。”琪亚娜的声音压得很低,目光扫过队伍尾端,那里有十个青衫汉子正背对着他们整理行囊,“他们认得这料子是内造的,更认得我腰间的双鱼佩——那是朱祁钰赏的,玉佩背面刻着‘贵妃二字,在他们眼里,穿这身衣裳的人,就是皇上的脸面。”
     她忽然轻笑一声,指尖划过玉佩边缘的棱角:“草原上的狼再凶,也怕猎人的箭。这些人就像饿狼,见了瓦剌的皮袍敢扑,见了大明的锦缎却得掂量——毕竟朱祁钰的锦衣卫,可比他们的刀快。”
     哈热这才注意到那十个青衫人。他们站着时脊背挺得笔直,手指总不自觉地按在腰侧,那里鼓鼓囊囊的,像是藏着短刀。其中一个高个汉子正弯腰系鞋带,露出的靴底是双层纳的,针脚密得像鱼鳞——那是锦衣卫的制式靴。
     “那是李明。”琪亚娜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声音里添了些暖意,“卫长国的人。”
     “卫长国?”哈热猛地抬头。那个总爱把“规矩”挂在嘴边的百户,去年在石城帮着查细作时,还跟他讨过草原的烈酒,说“比京师的烧刀子烈”。
     “他现在升了百户,在宣府管着十三个驿站。”琪亚娜从袖袋里摸出张折叠的纸条,递过来时,哈热看见她手腕上有道浅疤,像是被什么细韧的东西勒过,“这是他托李明带给我的,说郭一平在京师查徐有贞的账,发现他们在狼穴沟埋了火药,让咱们绕着走。”
     纸条上的字迹是郭一平的,瘦劲有力,末尾却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狼头——那是他跟哈热学画的,说“万一信被截了,见着狼头就知道是自己人”。哈热摩挲着那狼头,忽然想起郭一平总说“纸上谈兵不如脚底沾泥”,如今这人虽在千里之外,却把肯特山的沟壑都摸得清楚。
     “这十个锦衣卫,是朱祁钰亲点的。”琪亚娜的目光落在那个络腮胡汉子身上,他正往火堆里添柴,左手小指缺了半截,“卫长国说,除了李明和赵虎,剩下八个都是徐有贞的旧部。那个断指的,去年在鞑靼边界杀过三个送亲的牧民。”
     哈热的手猛地攥紧了马鞭。他想起去年冬天,石城附近确实少了三个送亲的姑娘,原来竟是这些人下的手。
     “那你还敢带他们?”
     “不敢带也得带。”琪亚娜低头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襟,缎面下露出层薄薄的棉絮,是她自己缝的,针脚不如宫里精细,却比草原的毡布密,“朱祁钰放我来肯特山,明着是找阿娅,实则是想让他们盯着陈念的踪迹。我若推辞,反倒显得心虚。”
     她忽然往队伍尾端瞥了眼,李明正抬手拢头发,袖口滑下去,露出腕上的银镯子——那是去年哈热送卫长国的,卫长国又转赠给李明,说是“见镯如见人”。此刻李明正对着他们的方向,极轻地敲了三下镯子,是卫长国约定的“平安”信号。
     “卫长国说,这些人里,李明最可靠。”琪亚娜的声音软了些,“去年在张家口,陈懋的人想在我茶里下药,是李明假装失手打翻了茶碗,还故意烫了自己的手——那烫伤现在还在他手腕上。”
     哈热想起卫长国总说“李明是块好料,就是太实诚”。去年在石城,这

第449章 哈热:对了,琪亚娜公主,你这次来怎么没有穿瓦剌衣服?[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