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十章 风波乍起[1/2页]

双海 晏姜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县尉脚步如风地走进来,请了安就迫不及待地交代:“王爷差使的事办妥了——寻到跟尸首有干系的人了,人也带回了衙门,王爷是今儿审还是换明早?”
     “等什么,备马去衙门。”
     在一番盘查讯问后,知:死者名玉娘,一年前从邻县方平村嫁给三合里董大勇做娘子。
     董家家境清寒,祖产仅两间瓦房并三亩田,家里还有个六旬老母。
     玉娘自嫁给董大勇时有怨言,后骂街摔碗打架日日上演,最终逼得董大勇新婚不到半年就跟同乡去黔东南贩茶了。
     夫妻燕别期间玉娘跟栗氏酒坊的老板栗松暗通款曲,十天半月不曾归家,董家老母明知端倪面对悍妇却是敢怒不敢言。
     邓双见凛冬降至却仍着薄衣的老人怜悯之心顿生,柔声问道:“玉娘怀有身孕,老太您可知?”
     董母老泪纵横:“家门不幸!我儿命太苦了......老妇知晓她怀了孕,也知晓不是我儿的种......半月前她突然回家,安安生生住了五天,老妇以为她是想明白转性了就好吃好喝伺候着,怎料她吃一次吐一次,最先还以为是肚子坏了,见她干呕多了老妇才明白坏事了,这荡妇有了别人的种......我董家上辈子造了什么孽!”
     回完话董母哭得更是悲天痛地,这一声声苍老的哭泣声很快就令在场之人感受到了这种悲苦。
     邓双低声向海秋请示可否让人将董母搀下去安顿,海秋点头对身边吏人吩咐,“你去给董老太安排一间房,明早派辆马车送她回去。”
     “是。”
     县尉接过话:“王爷,下官这就差人把栗松押到衙门。”
     “好。”
     海秋打发掉一众人后,问邓双:“你怎么看?”
     邓双一边思量一变说话:“王爷,恐怕这两件案子不是同一人所为。玉娘十之八九是情杀,可那三人断然不是!”
     “微臣也这么以为,”白唯一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那些白骨若不是正巧被山洪冲出,很可能至今都不为人知,这证明凶手在处理尸体时用了些手段,否则一定会如此次这般因尸首恶臭被人发现,何况那三人有男有女又老又少。”
     “嗯,事情棘手了。”海秋也认同凶手是两人的推断。
     
     第四日,听说官府擒住了凶手要审案,寿安县百姓奔走相告,衙门被堵得水泄不通,叽叽喳喳。
     此时海秋在堂后边喝着茶边听县尉讲拿着废弃的轸找了多少人辨识,又是费了多大的功夫才将把躲藏在酒窖里的栗松揪了出来,苦劳辛劳付出不少。
     “这差事确实办得好!前两日爷扒了楼庄那身官服,今儿爷把这顶乌纱帽借给你戴,考核半年,就看你有没有真本事给戴稳了,”
     海秋微微一笑,放下茶碗站起来,“去吧,县太爷,本王就在这堂后听听你这新官如何审案?”
     短短四日聊胜过去四年,朱武觉得这一切太像梦了,可这不就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么?
     朱武喜笑颜开连连叩着头,表衷心发誓言,就连退去的步伐都是踩着得意的,等脱下县尉装换上县令服后便迫不及待气宇轩昂地出了堂。
     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堂鼓声,三班六房执事衙役拖着嗓子齐声喊“威武”。
     朱武甫一坐好,“啪”地一拍响木,喝道:“给本官带人犯上来!”
     “是。”
     两个衙役答应一声转身出去,转眼就将栗松带了出来

第四十章 风波乍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