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零二章 忠孝有声天地老[1/2页]

巨宋 天意在此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清面红耳赤,怒道:
     “中个进士?姓唐的,你说得轻巧,我要是有那个本事,还用得着当个赤佬,一刀一枪杀得个血葫芦似的求个前程!”
     唐烈哈哈大笑:
     “呐,这是将军你自己读不得书,也不能一味怪朝廷抑武吧?
     哈哈!玩笑玩笑,将军勿怒。
     话说回来,太祖这三条遗训,确实都是历代难得的善仁之政。
     便是日常行礼,惟我朝推行揖礼,便是见了官家,也只需抱拳一揖,之后或坐或站,不需下跪,这不是善政那什么是善?有什么冤屈,或是想给圣上提意见,敲登闻鼓便行,这是不是善政?”
     张清不语,心里还是服气,毕竟自古以来,汉人便把下跪看得比较重,除了跪天地父母师长,能少跪一个君王,谁会上赶着非要去磕头。
     “小可说了不少太祖的仁政善政,其实他之后的这几代君王,也没有暴戾恣肆的昏君,哪怕不是什么千古明君,至少也都是守成的中上帝王。
     其中真宗,仁宗,神宗,哲宗都颇有作为,小可尤其喜欢仁宗。
     虽然没有大作为,但作为一位守成之君绰绰有余,世称为人君、止于仁,真正从头到尾克己严格遵守仁义治国,也是本朝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长达四十二年,期间国力蒸蒸日上,创建仁宗盛世,算得上是有信史以来经济最发达、文教最灿烂、言论最开放的时期,其间文星璀璨,有脍炙人口的范仲淹、包拯、司马光、欧阳修、苏轼、王安石、韩琦等太多,武事虽不足,文教却已是做到了极致!
     仁宗赵桢的仁慈性情,在他的日常生活中都随处可见。赵祯对人十分宽厚仁慈。有一次暮春时节,仁宗在御花园散步,时不时地就回头看,却又啥都不说,随从们都不知道皇帝是为了什么。仁宗回宫后,着急地对嫔妃说到:“朕渴坏了,快倒水来。”嫔妃觉得奇怪,问仁宗:“陛下为什么在外面的时候不让随从伺候饮水,而要忍着口渴呢。”仁宗边喝边回答说:“朕屡屡回头,没见掌管茶水的当值侍吏,又不便询问,如果朕要是问的话,肯定有侍吏要被处罚了,所以就忍着口渴回来再喝水了。”
     有一次用餐,他正吃着,突然吃到了一粒沙子,牙齿一阵剧痛,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这可是死罪啊。”对待下人的过失,仁宗首先考虑的不是自己的不适与难受,而是下人因此而可能带来的罪责,可见他的品德。
     一天,仁宗处理事务到深夜,又累又饿,很想吃碗羊肉热汤,但他忍着饥饿没有说出来,第二天,皇后知道了,就劝他:“陛下日夜操劳,千万要保重身体,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了,怎能忍饥使陛下龙体受亏呢?”仁宗对皇后说:“宫中一时随便索取,会让外边看成惯例,朕昨夜如果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夜夜宰杀,一年下来要数百

第一百零二章 忠孝有声天地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