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黑风高之夜,乌龙寨的山匪如恶狼般到处拦路抢劫,肆意残害当地百姓。百姓们对其恨之入骨,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这乌龙寨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匪首更是个邪门的家伙,多少会一点诡异的道行,动不动就摆出那令人摸不着头脑的石头阵。县衙的官兵屡次出击,却都无功而返,甚至还折损了几名差人。无奈之下,县衙只得张榜悬赏,盼有能之士前来协助剿灭这伙猖獗的山匪。
而立之年的秦离尘,看完榜文后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自信与决绝。次日,他连同县衙安排的人员,装扮成过往的商客,缓缓从山匪时常出没之地经过。
果不其然,一群凶神恶煞的山匪冲了出来。秦离尘与乌龙寨山匪头子乌鸦瞬间激斗在一起。只见刀光剑影交错,两人酣战百余回合。乌鸦渐渐不敌,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想要施展道术逃离。离尘子岂会让他得逞,当即施展绝技“追风掌”,掌风凌厉,当场将乌鸦击毙。随后,他带领众人一举端了乌龙寨的老巢。
秦离尘为华郑县立下赫赫大功。在此过程中,他得知县衙的安大人爱民如子,是个一心为民的清官。突然,他想起了临行前师父的嘱咐“而立之年,命安为吏,除暴安良,为道筑基”,莫非这指的就是要辅佐这位安大人,通过护纲执法来修道筑基?掐指一算,自己今年正好是而立之年,于是便拜请在县衙做了个捕快。
安大人听后,高兴得眉开眼笑,立即进行了妥善安排。
没想到不足三年,秦离尘已亲手侦破盗窃案六十八起、抢劫案二十四起、命案八起、灵异案四起,功绩累累。加之他武艺高强、有勇有谋,很快便一跃晋级成了捕头。
说起灵异案,秦离尘平生最难忘却的还是那次“风狐奇案”。
有一次,秦州地界出现了一个采花大盗,自称“风狐”。此人来无影、去无踪,奸淫偷盗,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短短数月,就在秦州地界作案数起,数名黄花闺女惨遭其侮辱并杀害,且案发处总留下一枚狐狸形状的剪纸以示威风,嚣张至极。官府屡次设计意欲诱捕之,却总能被他逃脱,为此官府也头疼不已,皆称此案为“风狐奇案”。
一日,月圆之夜,又一起“风狐奇案”发生了。依据以往的经验以及各种线索,尚未等风狐逃离,秦离尘便如鬼魅般堵住了他的去路。于是,两人激烈地交上了手。
风狐出招狠辣无比,每一招都透着致命的杀意。可秦离尘总能巧妙化解,身形如燕,辗转腾挪。转眼间已交手近一个时辰,最终风狐不敌,想凭借高超的轻功遁逃。秦离尘自然不能放过他,于是你追我赶,起起落落。两个时辰后,竟然已经追了足足一百余里。
最后,秦离尘抛出了一道定身符。只见金光一闪,符咒已牢牢地贴在了即将力竭的风狐身上。风狐再也无法施展轻功,只能乖乖束手就擒。
秦离尘为华郑县又立了一个大功,从此落得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百里追风”。
弹指一挥间,又是数年过去。凭借高超的武艺、敏捷的思维、过人的胆识,秦离尘侦破的大案、小案、奇案多达数百起。渐渐地,“百里追风”的名号响遍了三秦大地。安大人也因为治理华郑县成绩卓着,被晋级为秦州知府。
往事如烟,二十年匆匆而过。转眼间,秦离尘也已年过半百。
数月前,他突然提出想卸任回乡。安大人自然百般不舍,怎奈他去意已决。于是,便有了今日酒鼎香酒楼饯行的这一幕。
“秦捕头,我的老弟!你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安大人悲痛不已,声音颤抖。“本府比你年长一岁,明里你虽是我的下属,可我却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好兄弟!”
秦离尘双手一拱,悲声道:“大人,并非离尘不愿再辅佐大人。大人知道我本是一名道士,当年离山时,我的师父玉凤真人再三嘱咐,而立之年,命安为吏,除暴安良,为道筑基;半百之年,勿恋尘埃,茫茫红尘,莫再徘徊;水上石处,遇灵施才,入得道门,天地始开。在我而立之年,遇到了安大人,是命中注定要辅佐大人。可我不敢违背师父的嘱咐,理应在年过半百之时脱离世俗之事,重返山林修道。如今,我已经五十有一,是该到了回山潜心修道的时候了。可大人对离尘的恩情,我将永远铭记在心。”
秦离尘望着安大人,眼中也充满了惆怅。只是他强忍着,未曾表现在脸上,心里却不禁感慨良深,当年意气风发,而今双鬓微白,青丝变华发,人生恍如梦。此时,酒楼外秋风瑟瑟,落叶纷飞,仿佛也在为这即将到来的离别而哀伤。
“离尘老弟!”安大人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气息仿佛在胸腔中徘徊许久,方才缓缓吐出,沉声道:“临行之前,本府要送你一件东西。”
言罢,安大人自下人手中接过一把两尺有余的宝剑,双手郑重地递给秦离尘,继而道:“老弟,这把宝剑叫做五行宝剑,与当年曹操行刺董卓的七星宝刀本是同出一炉,是剑中至宝,乃昔年一友人所赠。此剑可避邪除妖,望能助你斩妖除魔,早成正果,请你一定收下,不枉我兄弟一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秦离尘接过宝剑一看,果真是一把绝世好剑。
剑柄雕饰古篆,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字熠熠生辉,并镶嵌黑、白、红、青、黄五种颜色的宝石,璀璨夺目;剑鞘雕饰龙纹图形,龙纹盘旋直至吞口,栩栩如生,仿若即将腾飞而起。剑虽还未出鞘,却已然能够感受到其散发出来的不同寻常的威力。即便是他修道三十余载,本该心如止水,此刻也不禁为之动容失色。
当年听师父谈起过七星宝刀,其刀长尺余,七宝嵌饰,极其锋利,可斩鬼辟邪,曾经乃汉末献帝时,司徒王允镇宅之刀!这把五行宝剑既然同七星宝刀同出一炉,那威力必定非凡,况且以五行命名,自然必有其独特之处。
秦离尘感激之余,动情道:“大人,这把宝剑真乃剑中之精。您的恩情离尘无以为报,这几张灵符就留给您,一张隐身符,一张降妖符,一张定身符,一张御风符,一张平安符,每个灵符自有妙用,只需在危急时刻念动咒语便会施展功用。”说着,他连忙从怀里掏出几张灵符交给安启福大人,并传授了相应的咒语。
辞别安大人,秦离尘便独自一人,翩翩而去。
此时,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秦离尘身上。他身着道袍,背负宝剑,手拿一柄拂尘,长髯微须,目光烁烁,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急行在山道上,身形如风,仿佛脚不沾地。若非所行之处皆无人烟,定会被当作是神仙下凡了。
自从离开官府做回云游道士后,秦离尘就用起了以前的道号,离尘子。
离尘子一路行走,师父的嘱咐时常在耳边响起,“水上石处,遇灵施才,入得道门,天地始开”,“若得天地一冲灵,方可再复白云山”。这几句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如先回白云山问个究竟。
离尘子打定主意,一路行走如飞。山路崎岖,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他想尽快回到白云山白云观参见离别已久的师父。想起师父,眼前便浮现出了师父慈祥的面容。离尘子暗忖,师父喜好云游四方,行医救人,不知这次回山能不能见到师父?
白云山又称双龙岭,也叫嵯峨岭,后因终年白云缭绕,宛如仙境,而称白云山。
高山之上白云飞卷,山水相互映衬,白云悠悠缭绕。松柏高耸参天,庙宇错落林立,实乃一处风水绝佳之地。
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海,行至白云山。见其山景秀美绝伦,遂结庐而居。白日里采药治病,夜间则炼丹修炼。他常设化教民,普济众生,又为民除奸恶,降妖除魔。因其医德高尚,医术精妙绝伦,除魔卫道,治病救人,被百姓尊崇为玉凤真人。这白云观便是在玉凤真人的主持之下修建而成。
要想尽快回山,就得走那捷径,而捷径便是翻过重重高山。离尘子愈发加快步伐,迈过无数条溪流、穿越层层丛林,渐渐步入那莽莽大山之中。
起初,沿途还有零星的几处人家,点点灯火,似有似无。渐渐地,深入大山深处,灌木丛林愈发浓密,除了那皎洁的月光倾洒而下,再无半点人间烟火之气。
一条小溪缓缓从山上向山下流淌,离尘子摘下随身携带的水壶,俯身灌了些水,仰头痛饮几口,再将水壶盛满挂回腰间。水中明月晃晃悠悠,若隐若现。天色已暗,抬头望去,明月正缓缓爬上山顶,清辉遍洒。
今夜乃是个月圆之夜,沿途常见无数山精地灵,望月而拜,吸纳日月精华,欲求尽早修成正果。不少精灵已然修炼出内丹,吐纳之间,颇有几分飘飘仙气,少说也有三五百年的修炼根基了。
离尘子心中暗想,当年师父教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之间,万物平等,皆可通过修炼而成正果。若非万不得已,不得斩尽杀绝,只要精灵不伤天害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些精灵也算是自然界的精华,或许有大造化也未可知。
他自顾自地行走,尽量避开这些山间精灵,尽量不去打搅它们。天色愈发黑暗,若再没有落脚之处,便只能在这荒郊野外露天而宿了。
向前方眺望,远处隐隐约约有亮光传来,离尘子当即加快脚步,心想即便自己武艺高强,强贼猛兽皆无所惧,但有人家能够借宿终归是好的。
不一会儿,一所茅屋赫然出现在眼前。四周围着一圈三尺来高的篱笆,那屋内透出的亮光,在这暗夜中显得格外醒目。离尘子轻叩柴门,紧接着,一位拄着拐杖、老态龙钟的老妪缓缓走了出来,其身后还跟着一个穿着朴素的年轻女子和几个小孩儿。
“这么晚了,是谁啊?就不怕山间野兽吗?”老妪提高了嗓门,声音沙哑至极,仿佛是硬捏着嗓子挤出的话语。
离尘子满怀歉意,拱手答道:“无量天尊!大娘,我乃是过路的道人,因急于赶路,错过了宿处,不知可否在此借宿一宿?”
“哦!是个道长啊?能、能、能,这里您随便住,我们男人们都去外面打猎了,还没有回来,有好几个床铺。来来来,快进来吧!”老妪说着,满脸高兴地打开柴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多谢您了,大娘!”离尘子谢道。
“不用、不用,远道而来,就是客人嘛!不用客气,哦,对了,这是我的儿媳和孙子、孙女们。”老妪笑呵呵地一边在前引路,一边指着年轻女子和小孩儿们说道。
虽说老妪热情非常,可离尘子却总觉这气氛透着几分怪异。
他边走边暗自思忖,这深山老林之中,尽是飞禽走兽横行。竟有这样一户人家,定有蹊跷,莫非是妖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还是多加小心为妙。
他默默从怀里取出一张降妖符,暗暗捏在手中,以防万一。
离尘子佯装若无其事,试探着问道:“大娘,这屋里就您老和这些妇孺居住,丈夫儿子不在时就不怕有强人吗?”
老妪微微转头,那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我们一家人隐居在此,这屋里也没有值钱的东西,即使有强人,也不会拿我们怎么样的;况且这深山之中,地处偏僻,人迹罕至,没有人愿意来的,更不用说什么强人了。”
当老妪将头转向前方时,她的嘴角竟隐隐微微上扬,脸上露出了难以觉察的狞笑。身后的年轻女子也转而偷偷地盯着离尘子,那眼里充满了恶毒和怨恨。
“那飞禽猛兽也时常出没,还是不安全啊!”离尘子为保万无一失,继续试探道。
老妪笑道:“这个请道长尽管放心,我们家男人们都是打猎的,我们吃惯了那些飞禽猛兽的肉,也喝惯了它们的血,不妨事的。”
离尘子拱手道:“哦!那我就叨扰了!”
“哪里的话!只要客人不嫌弃舍下简陋就行了。再说,好久没有客人来了,你今天能来,我们是分外的高兴!”老妪顿了一下,微微抬头并抬高声音问自己的女儿孙子们:“你们说是不是呀?孩子们?”
“是的,是的,我们很欢迎的,道长能来我们很高兴。”年轻女子附和道,那些小孩儿们也高兴地手舞足蹈起来,一时间欢声笑语在这寂静的山林中显得格外突兀。
这时,离尘子正巧看到有几条毛茸茸的尾巴在她们衣裳下时不时地露了出来。
他的心猛然一颤,不由地暗忖,难怪这般蹊跷,原来是一群狐狸精,可得加倍小心了!
老妪笑呵呵地在前面引路,离尘子紧随其后,年轻女子和小孩们跟在后面。小孩们蹦蹦
第157章 花絮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