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八十三章 布局[2/2页]

回到明朝当小兵 帝鸿轩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r/>     而在田州静养的袁崇焕,是最清楚田州的变化的,一开始的抵触情绪渐渐被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所感染,看着眼前的变化,心中热情澎湃,自己也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于是他就来到“上海军事学院”做起了《武经》教授,杨齐则担任上海军事学院校长,这里的生源不同于北直隶,杨齐振臂一呼,生源那是源源不断,初始生源当兵不满两年者,功名不是秀才者,一律不收,普通军户若想进修,必须要有从业经验,也就是当兵入伍,这也进一步抬高了杨齐麾下军事组织的社会地位,变相的说在我这里当两年兵,你的起点就跟秀才一样!
     而秀才也不是谁都能来,首先就要过体能关,这里面就是各种考核,只比征兵入伍降低了一个级别,比如征兵要求要全副武装在半个时辰之内,跑完十里地,而秀才则不要求全副武装,但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跑完全程。好在有这些条条框框层层筛选,不然上海军事学院的大门都要被踩破。
     现在大明国土内已经开始两极分化,最明显的就是田州、上海两地,这两个地方不论是生活、科技、产业等方方面面,均已经与这个时代拉开差距,尤其是上海,简直就是日新月异,北直隶杨齐介入的晚,但现在也已经开始改变许多人的观念,比如最明显的就是百姓、军队恐金心理,一提金军来了,许多部队不攻自破,如今再提金军来了,许多部队也都有了一战之心;再比如北直隶虽然经过两次大战,一次大疫人口凋零,生产破坏,但在杨齐商业的发展模式下,快速恢复生机,虽然粮食还无法实现自给自足,但北直隶的粮价可一点不高,甚至一度比中原地区的河南地区还要便宜,这都是大明远洋贸易公司的海运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杨齐给他们下发的不成文的规定,所有返航船只,必须一半以上载运粮食回国,不然就要发动制裁措施,制裁也很简单,就是不在提供军方的护航申请,使商队完全暴露在“海盗”的视线下,这样的结果不言而喻,所以商队可能会阳奉阴违朝廷、市泊司的命令,但绝对不敢违抗杨齐的指令,毕竟谁说了算,他们还是清楚的,再有一点就是上海造船厂研发的商船、战船,那都是高出别人一个时代的,比如现在宝船级别的商用货船,也开始对外销售了,但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允许私自改装武器装备,凡是购买了宝船级货船的,杨齐旗下的水军都是提供护航的,这里还要再次重申一下宝船的体积,二战时期第一艘航空母舰,跟宝船一样身材体量,而这样的船只结构,我国早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数量多达六十八艘之多!整个下西洋的船队,拥有船只两百余艘,五个卫所的兵力提供保护,也就是说光是战斗人员就有两万五千人之众!明朝,真的是我华夏文明的又一个巅峰!
    喜欢。
  

第三百八十三章 布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