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但姬昌就预料到,这必将是一部火书!
身为大文豪,就是有这个自信!
即使书还没有写成,也信心百倍!
当姬昌新作品问世的消息传到外界,立刻引发一股追捧浪潮!
“你知道嘛?大文豪发书啦!”
“大文豪的新书,叫什么?”
“易经!据说非常厉害呢!”
“哦?好想看!在哪儿可以看?”
“我还没有看过。所以我也不知道哪里可以看。”
“……”
“不过,虽然我还没有看过,但我可能确定一点,那一定是非常牛逼的一本书!”
“我也相信!”
“话说大文豪的新书写多少了?”
“不知道,据说是刚写了开头?”
“不是吧?我怎么听说快要完本了呢?”
“完本个球!谁完本?昨天姬昌刚放出消息,新书才开了一个头。”
“原来你们说的是姬昌啊!”
“我草!难道大文豪除了姬昌还有别谁?”
“额,姬昌是大文豪没错,但这不代表大文豪就一定是姬昌吧?”
“你个杠精!你是不是来黑姬昌的水军?无耻!”
“……”
“有些人,就喜欢黑姬昌。有本事,你也去当大文豪啊。”
“……”
“姬昌虽说有谋反之罪,但大文豪的水平是没得黑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不起,大佬!我一不留神就杠了,非常抱歉!”
由此,就能看出姬昌的影响力!
绝对不能容许有不同的声音存在!必须和姬昌保持一致!
殷商,虽然言论自由。
但终究,是不自由的。
羑里发生的一切,是所有人茶余饭后的谈资。
每天看看姬昌的粉丝又打败了几个杠精,那叫一个精彩!
帝辛在朝歌,也是把羑里的新鲜事当轻松搞笑爽文来看的。
戴明月也是。
戴明月一家领先殷商时代,提前进入了信息时代,一边打游戏,一边看羑里爽文,美滋滋。
姬考,在朝歌的岐周大使馆住了下来。
他决定为帝辛牵马执鞭,就说到做到!
帝辛呢,也答应这位岐周太子,在其充当司机的这段时期,不攻打岐周。
实际上,帝辛暂时的确没有进攻岐周的打算。
他的战略是先东后西。
现在岐周的大小王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不必过于担心岐周。
比起短时间吞并岐周,帝辛更希望尽快让姬考归顺大商。
姬考的才能,有目共睹。
无论是殷商执政官助理时期、孟津自贸区时期,姬考的才能都是惊艳级别的。
费仲当然也很优秀,但还没有姬考这般经验。
谁嫌钱多?
那个帝王嫌手下能忍人多?
帝辛始终没有放弃拉拢姬考的想法。
即使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的想法,帝辛也不愿意放弃。
他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执念,总有一天,姬考,会为殷商效力!
也正是这股执念支撑着帝辛,千方百计笼络姬考。
在这个过程中,帝辛几乎动用了所有可能有用的资源。
赏赐姬考豪宅、豪车、美女、黄金。
安排姬考曾经的老朋友经常与姬考聚餐。
尽量满足姬考的要求,改善姬昌在羑里监狱的生活等等。
总之,帝辛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但非常可惜,没有任何进展。
姬考,终究是岐周的太子。
要让这位岐周少主归顺殷商,无异于痴人说梦。
这要换了别谁,恐怕早就被批得体无完肤了。
但是,帝辛是天子,即使有人想批评,也非常委婉。
然而,帝辛是很有主见的!
他认定的事儿,还从来没有更改过!
他要让姬考归顺殷商,就一定要让姬考归顺殷商,除非姬考死了。
不过,就连帝辛这样执着的人,在坚持一年半之后,也泄劲了。
或许,姬考注定不是殷商的人才。
这就像比干注定不能为他帝辛所用一样。
很无奈。
很遗憾。
不过,帝辛没有发现,他这一年半的努力,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
至少,姬考留在朝歌的时间,远多于待在岐周的时间。
一个岐周的少主、实际的当家人,居然更多的时间是在殷商!
这就很值得玩味了。
当然,姬考是因为要为帝辛牵马执鞭,替父赎罪。
但,这终究是产生了一些不可预料的变化。
在姬考返回岐周的有限日子里,他并没有注意到,岐周对他的态度,正悄然发生着变化。
这变化,来自姬发。
姬考最信任的弟弟,姬发。
他们两兄弟,是形影不离的。
因为姬发时刻要准备替姬考死。
那是以前。
现在,姬考长期逗留朝歌,姬发却留在岐周。
姬昌入狱了。
他们两兄弟就是岐周的老大。
严格来讲,姬考是最大。
但是。
姬发,正变得日益重要。
姬考去朝歌替父赎罪,姬发就留在岐周看家。
如此,岐周的大小事务,就不得不仰仗姬发。
一开始,姬发是很不适应的。
毕竟,他是没有经验。
这些杂事,本来都是姬考在处理。
但现在,姬发不得不硬着头皮上了。
总不能叫姜尚处理一切吧。
就算要把一切事务推给姜尚,也要有一位岐周正主啊。
虽说姜尚是姬昌的女婿,算是半个岐周王室,但终究是不能代表岐周。
只有姬昌的嫡系子孙才能代表岐周。
这个角色应该是姬考,但现在,不得不成了姬发。
这个开局对姬发来说,是慌乱的。
他野惯了,如何能成天宅在办公室?
他又不是姬考!
可惜,姬考去给帝辛开车了。
为了保全岐周,他们姬家一连赔上了两个岐周之主。
好在还有姜尚这个人才。
姬发灵机一动,干脆只给别人做做样子,真正要办事的时候,就交给姜尚。
他竟无师自通地达到了垂拱而治的境界!
姬考还是岐周之主,即使自称代理,也不能否认他在岐周的正统地位。
然而,现在的岐周,实际上却是以姬发为首。
更深层次的,又是姜尚在操盘……
所以,岐周这潭水,很深……
岐周诸将听从姬考的号令吧,姬考在朝歌,那就只能询问留守看家的姬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姬发,又让这些人去问姜尚。
所以绕来绕去,岐周诸将最终还是要听姜尚号令。
如果姜尚要反,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纵使一部分将领忠于岐周王室,但总会有人跟着姜尚干的。
姬发让姜尚打理一切,难道就一点也不担心?
不,他不是不担心,而是连担心的意识都没有……
本来,他就是在帮助姬考,做姬考该干的事儿。
他还要操多少心?
他又不是姬考那样的学霸,想亲自上阵也不能够啊。
况且,姜尚,是姬昌一手扶植起来的,还娶了姬兰,成为姬家的女婿,又不是外人。
不管怎样,姬发都是没有对姜尚产生疑心。
而这一点,无意中坚定了姜尚对于岐周的忠心。
从殷历531年,到殷历532年,近两年的时间,岐周就是处于这种梦幻状态中。
所有人都知道姬考是代理岐周之主,但全都以姬发马首是瞻,最终听从姜尚号令。
岐周,就是这么梦幻!
不得不说,姬发,心真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姬发越来越适应岐周之主的位子,甚至喜欢上这感觉!
他对姬考愈发不满。
这促成了他与姬考之间的危机。
殷历532年与殷历533年之交,姬发为自己正名,正式镇国。
这一步,使得姬发不仅有了岐周实权,还有了岐周之主的名声。
可是,他置姬考于何地?
他把这位昔日的大哥放在岐周的什么位置?
在姬发看来,这都不是问题。
他的大哥,姬考,就待在朝歌算了。
陪着姬昌、稳住帝辛,保得岐周一时风平浪静,挺好。
这很危险!
一个本不应该出现的可能,出现了。
喜欢。
第159章 姬发镇国[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