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历533年。
虞名为帝辛提了一个计策。
这是一个关于姬考的计策。
“天子,吾有一计,可招募姬考!”
“真的假的?”
帝辛吃着烤肉,漫不经心道。
如果姬考真的能够被殷商招募,早就招募过来了。
过去的两年多。帝辛手段用尽,都不能促成姬考的效力。
因为,倘若姬考为殷商效力,无异于背叛岐周。
这与姬考在朝歌大学成为殷商执政官助理不是一回事。
性质完全不同。
朝歌大学时期,姬考是名副其实的朝歌大学优秀学生、出类拔萃的人才!
那么,殷商在朝歌大学选拔人才,自然也是可以选择姬考的。
总不能因为学生的国籍问题,就区别对待吧?
那是歧视,要不得的。
因此,姬考就和费仲等人同时成为了殷商执政官助理。
那个时候,姬考不仅没有背叛岐周的嫌疑,恰恰相反,还是为岐周争了光的。
想想看,一个岐周人,居然能碾压无数殷商才俊,成为殷商执政官助理!
更重要的是,姬考还是殷商执政官助理序列里排名第一的存在!
这在当时,可是给岐周国内带去了极大的鼓舞!
他们非常开心、自豪地看到,大商无人!
他们的岐周少主,横扫殷商所有的年轻学子!
可以说,是傲视天下!
要知道,朝歌大学,不仅有岐周留学生,还有其他诸侯国的留学生。
在以殷商学子为主的朝歌大学里,实际上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
而姬考,竟在莘莘学子中脱颖而出!
如何不给岐周长脸!
最被岐周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少主稳稳压了费仲一头。
费仲,可以说是那一届学生里,最出类拔萃的殷商籍天才。
可就算是殷商天才又怎样?还不是被姬考踩在脚下!
这种痛快,不是岐周人就无法全部理解。
岐周,是仅次于殷商的国家。
也是最容易被拿来于殷商相比较的国家。
姬考优于费仲,已经完全超出了朝歌大学的内部排名,而被视为商周两国的较量!
而在这样的较量中,岐周占据上风!
那时候,姬考在岐周的人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因此,尽管姬考担任的是殷商执政官助理,是为殷商工作,但仍然被视为岐周的英雄!
包括随后的殷商运动会,以及孟津自贸区,更是如此。
殷商运动会,姬考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把组委会的其他殷商人衬托得无比暗淡。
孟津自贸区,姬考担任二把手,更是其能力的表现。
实际上,很多岐周人为姬考鸣不平。
因为按照姬考的才能,当一把手也是绰绰有余。
仅仅是出于某些不得不考虑的原因,姬考必须让出一把手的位置。
这在岐周引起了极大的嘘声。
很多人认为殷商不够大气。
完全应该按照实际才能,让姬考担任孟津自贸区的一把手嘛。
不过,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
孟津自贸区,归根到底,还是殷商的地盘,要让一个外国人担任一把……
恐怕还没有哪个国家这么心大。
其实,姬考做到二把手的高度,已经相当不错了。
为孟津自贸区工作,同样是为殷商工作,而且姬考也临近毕业,并在毕业之后继续担任孟津自贸区的二把手,但他却没有因此被岐周人排斥。
这毫无疑问是为殷商效力。
但为什么姬考能够接受?岐周能够接受?
因为利益。
众所周知,孟津自贸区是帝辛脑子短路……额,是帝辛高瞻远瞩,推行的创造性举措!
这一举措,堪称举世无双!
实际上,也真的是举世无双。
孟津自贸区为殷商、为岐周,乃至全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尤其是自贸区周边的邦国,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借助孟津自贸区极大了促进了各自国内的经济增长。
而且,孟津自贸区在建立之初,岐周就是必不可少的角色。
可以这样讲,孟津自贸区,就是商周联合组建的。
这里面有很深的渊源。
最早可以追溯到武丁大帝时期,好侯在孟津打开局面的那段岁月。
从那个时候起,孟津,就在殷商的版图上占据了极为重要的一席之地!
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孟津在殷商的棋盘上总是处于重要性最高的那个序列。
纵使孟津的问题很多,令天子讨厌,但却没有任何天子敢轻视孟津!
殷商历代天子,都没有削弱孟津的重要地位!
这,就是孟津的实力!
即使不够发达,也仍然不会让任何人忽视,更不会被遗忘。
数百年来,孟津就这样不温不火,但不可替代!
到了近代。
殷商天王帝乙上位之后。
孟津,进一步提升了在殷商、乃至世界的地位。
这来源于帝乙与姬昌定下的联合军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商周两国的联合军演。
当今世界最强的两个国家的联合军演!
而联合军演的举办地,正是孟津!
每年,帝乙和姬昌都会例行地在孟津举行军演,增强两国的军事互信。
如此一来,孟津在商周两国的曝光度,乃至在世界上的曝光度就大大增加了。
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那里的人们除了知道殷商的国都是朝歌,还知道殷商有一座恢弘的大城——孟津。
东有朝歌,西有孟津。
这就是很多人对殷商的印象。
这个殷商,在岐周人的心里尤为深刻!
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每年观看孟津军演。
每到商周两国在孟津进行联合军演的时候,几乎每一个岐周人都会密切关注各大媒体对军演的报道。
有条件的,还会去到孟津观战。
久而久之,商周联合军演,也成了商周两国在孟津进行贸易的契机。
很多岐周人来到孟津观战,无形中就带动了孟津的就业增长。
不仅仅是岐周,周边邦国也对孟津施加了足够的关注。
可以说,孟津,虽然不是殷商国都,但却一定是殷商的一座名城!
甚至是西方,孟津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殷商!
岐周人,对于孟津的熟悉程度,要远远高过朝歌。
这当然是因为孟津更近。
而且,商周联合军演,也把孟津推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
作为商周联合军演的举办地,孟津,成为了商周两国紧密联系的纽带。
军演之后的贸易活动,更加深远地把孟津的名声带到了岐周的每一寸土地。
很多岐周的年轻人,都曾把孟津视为梦想之地。
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曾到过孟津打工。
那时候,但凡是去孟津打工的岐周青年,都被高看一等。
街坊邻居称赞这样的青年有上进心!很正干!很靠谱!
曾几何时,“去孟津打工”成了许多岐周人追逐梦想的代名词。
时至今日,孟津地区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都是来自岐周。
这些人,有的是临时来孟津打工,有的是已经在孟津安居乐业,还有的已经几代人不曾离开孟津了。
所以,如果在孟津的街上听到许多岐周口音,请不要奇怪,他们是完完全全的孟津人、殷商公民,只不过他们的父辈、祖父辈,甚至更早的祖先,来自岐周。
孟津,承载了许多岐周人的梦想。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岐周人对于孟津的感情,很深。
不考虑很多在孟津定居的岐周人,即使没有出过国门的岐周人,也对孟津印象深刻。
因为他们的亲戚、朋友以及许多有联系的人,都有孟津背景。
换句话说,孟津,已经融进了岐周人的日常生活。
甚至有很多少不经事的小孩子会问出这样一个愚蠢的问题“岐周的孟津离咱家多远?”
如果在岐周评选一个最令人喜爱的殷商城市,那么不会是天下第一繁华之都——朝歌,而是孟津。
岐周人,可以讨厌殷商的每一片土地,但对孟津,总能另眼相看。
孟津,虽然是殷商的地盘,但却在无数岐周人心里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岐周人是如此喜爱孟津,以至于他们的岐周少主在孟津刚工作的时候,他们也不反对。
不仅不反对,还很自豪
第160章 虞名的计策:青铜面具[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