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1章 番外一:西湖琴音里的旧时光[1/2页]

千面追妻:逾朝的火葬场通关实录 霉球球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西湖的春天总是来得缠绵。苏堤上的柳树绿得发颤,嫩枝垂在水面,搅得满湖春色都晃悠悠的。
     江逾朝背着京胡,走在青石板路上,身后跟着的顾承欢脚步轻快,时不时伸手去够柳枝,像个没长大的孩子。
     “慢点走,当心脚下。”江逾朝回头看他,眼里带着无奈的笑意。
     和平年代的顾承欢,褪去了舞台上的风华和战乱中的憔悴,倒多了几分少年人的鲜活,尤其是在这样明媚的春光里,眉眼间的笑意都带着暖意。
     “知道啦。”顾承欢应着,脚步却没慢,反而快走几步追上他,自然地挽住他的胳膊,“朝朝,你看那艘画舫,咱们去船上坐坐好不好?我记得你说过,小时候在江南见过画舫唱曲。”
     江逾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画舫在波光粼粼的湖面缓缓移动,隐约传来丝竹声。
     他心里一动,刚要点头,手腕却被顾承欢轻轻拽了一下。
     “先不急。”顾承欢神秘兮兮地笑,眼睛亮晶晶的,“我有东西要给你看。”
     他拉着江逾朝拐进一处僻静的湖边角落,这里有几棵老桃树,花瓣落了一地,像铺了层粉色的地毯。
     江逾朝刚放下琴,还没站稳,手里的琴弓就被顾承欢“嗖”地一下抢了过去。
     “你这是做什么?”江逾朝被他突如其来的动作逗笑了,顾承欢拿琴弓的姿势都不对,手指紧紧攥着,像是握着什么烫手的宝贝。
     “别说话,看我的。”顾承欢把京胡往怀里一抱,笨拙地架在肩上,下巴差点磕到琴筒。
     他皱着眉调整了半天姿势,才抬头冲江逾朝咧嘴一笑,露出两颗小虎牙,“朝朝,我学了支新曲子,拉给你听。”
     江逾朝挑眉,心里好奇。顾承欢是唱青衣的,身段唱腔样样顶尖,可拉琴就是门外汉,以前在戏班时连定弦都学不会,老班主总笑他“手指太娇,握不住琴弓”。
     “你可别把我的弦拉断了。”江逾朝靠在桃树下,抱着胳膊看他,眼里满是纵容。
     顾承欢不理他,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将弓搭在弦上。
     下一秒,断断续续的琴声就响了起来。
     调子跑得厉害,节奏也忽快忽慢,像初学琴的孩童在乱拨,连路过的几个游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捂着嘴偷笑。
     江逾朝起初也跟着笑,可笑着笑着,脸上的笑容就慢慢僵住了。
     这旋律……他太熟悉了。
     那是很多年前,他们还在盛云班当学徒的时候。
     顾承欢刚开嗓,嗓子亮得像新磨的玉,老班主说他是百年难遇的好苗子,逼着他日日吊嗓练身段。
     有天夜里,江逾朝起夜,路过琴房,看见顾承欢还在里面,对着镜子比划水袖,嘴里轻轻哼着不成调的曲子。
     月光透过窗纸照进去,给少年清瘦的身影镀了层银边。
     江逾朝站在门外看了许久,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暖融融的。
     回到自己的小床后,他翻来覆去睡不着,摸黑找出纸笔,凭着记忆把那零碎的调子记了下来,又添了几段自己的心思,成了一支简单的小调。
     他没告诉任何人,包括顾承欢。后来战乱起,盛云班散了,那支写着小调的纸早就遗失在逃亡路上,他以为这段记忆也跟着被埋进了尘埃里。
     可此刻,这跑调跑到天边的琴声,分明就是那支藏在他心底多年的小调。
     顾承欢显然很紧张,额头上都渗出了细汗,手指僵硬地在琴弦上移动,时不时错了音,自己也懊恼地皱皱眉,却还是固执地继续拉下去。
     他的眼神很专注,偶尔偷偷抬眼看看江逾朝的反应,像等待老师打分的学生。
     江逾朝的眼眶慢慢热了。

第31章 番外一:西湖琴音里的旧时光[1/2页]